在雙一流高校建設背景下,每一所高校都想竭盡所有能力促進學校更好發展。
有的高校選擇通過新建校區擴大辦學規模,而有的高校則是引進人才提高科研水平。
人才始終是學校發展的動力源泉,對于一所高校來說,要想得到更好發展,需要一位既年輕又優秀的年輕領導帶領。
最近這兩年,有多位70后人才開始在985、211高校擔任校長等重要領導職位,比如近日長安大學就迎來了一位新校長,新校長不僅是一位70后,還是院士候選人。
沙愛民教授卸任
沙愛民教授碩士畢業于西安公路交通大學公路工程專業(現為長安大學)。
- 注:長安大學由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學、西安工程學院、西北建筑工程學院于2000年4月18日合并組建而成。
他在2006年擔任長安大學副校長,在2019年擔任長安大學校長。從2006年到2025年,一共過去了19年時間。
沙愛民教授長期從事道路工程領域科研與教學工作,他的科研方向與長安大學強勢學科是一致的,他為長安大學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沙愛民教授在2005年就已經是國家重點學科道路與鐵道工程學科帶頭人,交通部道路結構與材料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教育部特殊地區公路工程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他主持了交通運輸部西部交通科技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在內的多項國家級課題。
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省部級科學技術一等獎等多項含金量很高的榮譽,發表了三百多篇論文,申請發明專利百余項。
雖然沙愛民教授科研成果如此豐碩,憑借科研成果促進了長安大學發展,但唯一讓他和長安大學的師生感到遺憾的是,在沙愛民教授卸任長安大學校長前,他卻都沒有當選為院士。
值得注意的是,沙愛民教授曾在2015年、2017年、2019年、2023年均成為了中國工程院土木、水利與建筑工程學部院士增選的有效候選人。
四次成為院士候選人,說明沙愛民教授的科研水平已經達到了院士水準,但他至今始終沒有當選為院士,真的讓人無法接受。
如今我國工程院2025年院士增選工作已經開始,其中規定,年齡不超過65周歲(1960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的候選人獲得一位擬提名學部院士提名即為有效,年齡超過65周歲的候選人,獲得2位院士的提名方為有效。
沙愛民教授在1964年出生,今年61歲,他今年還有機會參選為院士。我們希望沙愛民教授能夠在今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樹濤教授任長安大學校長
李樹濤教授本碩博均畢業于湖南大學。
在博士畢業后留校任教,直接擔任副教授。
湖南大學是我國重點建設的985高校,招聘老師門檻要很高,而李樹濤老師能夠在博士畢業就成為湖南大學副教授,這彰顯出他的科研水平非常高。
不夸張說,李樹濤教授的晉升和開掛沒有什么區別。
他在29歲成為湖南大學副教授,在32歲任湖南大學教授,在41歲獲得國家杰青資助,43歲成為湖南大學研究生院院長,45歲成為湖南大學校長助理,47歲成為湖南大學副校長,53歲成為長安大學校長。
當然李樹濤教授之所以能夠享受如此快的速度,與其豐碩的科研成果密不可分。
他不僅是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還是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會士。
- 注:只有在電氣與電子信息領域作出重大技術貢獻的杰出人才才可以被評選為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會士。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會士的評選嚴格且競爭激烈,每年全球僅授予約千分之一的IEEE會員資格。
李樹濤教授先后承擔了20多項國家級和省部級課題,他多次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 在2004年、2006年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在2019年和2024年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除此之外,他還在2023年入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
按照李樹濤教授的科研成果來看,他將有很大概率在今年當選為院士。
李樹濤教授新任長安大學校長,對學校意味著什么?
李樹濤教授長期從事遙感圖像處理、信息融合與模式識別等領域的研究工作,他研發的智能交通視頻監測系統、機載遙感圖像處理與識別系統等在遙感監測、工業檢測等行業成功進行推廣應用。
長安大學的強制學科是交通類專業,而李樹濤又是此行業大牛,他將有很大概率在今年評選為院士,再加上他今年才53歲,非常年輕,所以李樹濤教授來到長安大學任職,對長安大學來說是一件好事。
很多人都非常羨慕長安大學迎來一位既年輕又有實力的新校長。
最后希望長安大學在李樹濤校長的帶領下,發展再上新臺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