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特朗普最近在烏克蘭這事兒上的操作,那可真是把 “雷聲大雨點也不小” 演活了 —— 本來預告周一要搞個 “烏克蘭問題重大宣布”,結果臨了拉著北約秘書長呂特一塊兒見記者,倆人跟說相聲似的把事兒全抖摟了。合著是怕自己單獨說沒人信,拉個 “見證官” 壯膽唄!
不過這次的動靜確實夠瞧的,倆核心內容一拋,連歐洲那幫看熱鬧的都坐不住了。
頭一條,美國要聯合北約盟國,給烏克蘭遞上第一波價值 100 億美元的重武器。這里邊啥寶貝都有:遠程導彈、防空系統、炮彈,好家伙,這可不是拜登當年那 “添油戰術” 能比的 —— 以前一次給兩三億,跟撓癢癢似的,這次直接上百億,擺明了想讓烏克蘭在戰場上 “翻天”。
更邪乎的是這武器清單:有能掛在 F-16 上的 900 公里隱形導彈,防空系統根本攔不住;還有 17 套愛國者導彈,特朗普拍胸脯說 “幾天內就到戰場”。你琢磨琢磨,F-16 帶著這導彈往俄羅斯邊境稍微一靠,莫斯科都能摸著邊兒,這可不是鬧著玩的。而且這 100 億不是美國獨掏,德國、芬蘭、加拿大這些國家一塊兒湊份子,后面據說還有 400 億的大頭 —— 這哪是援助,簡直是給烏克蘭開了個 “軍火超市”。
第二條更狠:特朗普給普京下了 “最后通牒”——50 天內不停火,就對所有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征 100% 的 “懲罰性關稅”。這話聽著嚇人,可咱得扒扒老底:今年 3 月特朗普簽過個行政令,說誰買委內瑞拉石油就征 25% 關稅,結果仨月過去了,連個影子都沒見著,純屬嘴炮。但這次不一樣,俄羅斯石油的主要買家是印度(38%)、土耳其(6%)、歐盟(6%),尤其歐盟,一半的液化天然氣都從俄羅斯買 —— 這哪兒是罰俄羅斯,分明是拿關稅卡歐盟的脖子,逼他們買美國的能源唄!
最讓人哭笑不得的是特朗普自己曝的段子。他說跟普京談過四次協議,每次都 “愉快得很”,回家還跟第一夫人梅拉尼婭吹呢,結果夫人一句話懟回來:“剛新聞說烏克蘭又有幼兒園被炸了。” 好家伙,合著普京四次撕毀協議,他還能跟人家 “愉快聊天”,被炸的消息還是靠老婆告知 —— 這信息渠道,還不如小區大爺看新聞聯播來得及時。
至于這 “50 天期限”,說巧也巧:7 月 3 號普京跟特朗普通話,放話 “60 天內要再占烏克蘭地盤”,如今正好過去 10 天,剩下的 50 天,說白了就是給普京的 “進攻倒計時”。更有意思的是,50 天后正好是 9 月 2 號 ——1945 年日本簽投降書的日子,特朗普選這日子,是想讓普京學日本 “簽字畫押” 嗎?
不過這次歐洲倒是挺上道。德國立馬說要給 3 套愛國者,英國、法國也放話 “馬上跟進”;北約秘書長呂特更是拍特朗普馬屁:“要是我是普京,聽到這通牒得認真考慮談判了。” 澤連斯基更機靈,趕緊給特朗普打了個 “富有成效的電話”,嘴上全是 “感謝支持”—— 畢竟拿人手短,吃人嘴軟。
俄羅斯那邊呢?官媒先跳出來罵:“特朗普就一張大嘴,美國動作越來越亂。” 可罵歸罵,俄軍最近都開始往朝鮮跑著要武器了,明擺著快扛不住了。
說到底,特朗普這操作是打了一手 “如意算盤”:讓歐盟掏錢,美國出軍火,烏克蘭出兵,自己坐收 “調停” 美名;要是 50 天內真能逼普京停火,諾貝爾和平獎都敢想 —— 畢竟從 “親俄派” 突然轉成 “援烏先鋒”,這反差夠大的。
但咱也得說句實在的:這 100 億要是真到位,烏克蘭手里有了遠程導彈,再加上掐俄羅斯石油的威脅,普京怕是真得坐下來談談了。到時候俄烏真能停火,甭管特朗普安的什么心,這事兒辦得確實漂亮 —— 總比讓戰爭拖下去強。
你猜最后會咋樣?我估摸著,過不了倆月,戰場上就得見分曉。畢竟烏克蘭手里有了家伙,俄羅斯快沒了糧草,再加上北約在旁邊敲邊鼓,這戲啊,快唱到收尾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