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車市場風云變幻,但中國電動車的發展勢頭無人能擋。一位日本專家卻宣稱日本二手車能扛住中國電動車的沖擊。電動車是高科技、新能源的代表,二手車卻是老掉牙的燃油車。這位專家到底憑啥這么自信?日本二手車真有這么大能耐?
全球電動車市場徹底火了,2023年純電動車銷量沖破950萬臺,同比增長超三成。美國和加拿大漲了50%,中國也有15%的增長。歐盟國家電動車市場份額蹭蹭上漲,電動車成了綠色出行的主力軍。
和中國的30%相比,日本電動車普及率卻不到3%,差得不是一星半點。混合動力是日本的老本行,1997年豐田普銳斯就問世了,奠定了節能車江湖地位。豐田社長豐田章男放話,電動車頂多占市場30%,剩下還是混合動力、氫燃料車和燃油車的天下。
日本伊藤忠總研的上席主任研究員深尾三四郎站出來說,日本二手車能當王牌對抗中國電動車。他覺得,日本二手車靠著高保值率和品牌信任度能在全球市場保住日本汽車的影響力,擋一擋中國電動車的勢頭。
日本二手車市場不是蓋的,2023年國內交易量380萬臺,出口157萬臺,東南亞90%的二手車都來自日本,還遠銷新西蘭、智利、緬甸等地。這些車大多5到10年車齡,性能卻依然靠譜,靠的是日本嚴格的車輛檢測和消費者愛惜車的好習慣。
日本二手車的優勢有幾點:一是品牌信任度,豐田、本田、日產這些牌子,誰不說個“耐用”“省心”?這口碑從新車延續到二手車,全球都認。二是高保值率,一輛五年豐田卡羅拉,二手價還能有原價六成,這在發展中國家特別吃香,買家就圖個實惠耐用。
三是市場滲透,日本二手車出口量大,東南亞、非洲、中東到處都有,東南亞90%的二手車是日本貨,豐田、卡羅拉這些車型就是搶手貨。四是市場規范,日本的二手車交易透明,像USS拍賣會,里程數、維修記錄一清二楚,買家心里有底。
2023年中國電動車在全球擴張的速度不慢。比亞迪、蔚來這些牌子,靠長續航電池和智能駕駛功能,在東南亞、歐洲都站穩了腳跟。中國電動車技術強、價格低是真。
比亞迪的在泰國賣得好,靠的就是續航長、智能功能多。中國政府也給力,補貼、稅收優惠、充電樁建設,一個沒落下,到2023年全國充電樁數百萬個,城里高速全覆蓋。
可品牌認知度是個坎兒,很多外國買家對“中國制造”還有點觀望,尤其高端市場,品牌這東西得靠時間熬出來。還有,電動車的保值率現在還沒成買家關注的點,跟日本二手車比差一截。
深尾三四郎的核心邏輯是,日本二手車的品牌價值和高保值率,是它對抗中國電動車的大招。
他說過,在東南亞,二手車市場里日本車就是耐用的代名詞,車齡超十年還能跑得穩,買家都愿意信賴。這信任是日本汽車幾十年品質和服務攢下來的,中國品牌短時間還真趕不上。
東南亞市場就是個縮影,2023年日本品牌占泰國汽車市場78%,可中國電動車銷量占了電動車市場的75%。一邊是日本二手車的穩扎穩打,一邊是中國電動車的猛沖猛打。
深尾三四郎覺得,日本二手車能靠品牌忠誠度拖住中國電動車的步伐。在印尼,買家先買輛二手豐田卡羅拉,用著順手,對豐田有了好感,以后換新車也可能選豐田的電動車,“品牌黏性”短期內能減慢中國電動車的擴張。
但這招真能管用嗎?電動車是大勢所趨,買家越來越看重智能功能、零排放。二手燃油車價格雖低,可技術上沒法跟電動車比。
隨著充電樁越來越多,電動車價格再降點,買家干嘛還選二手燃油車?全球政策也在推電動車,2035年歐盟、英國要禁售燃油車,連混合動力都不放過,日本二手車的好日子還能有多久?
未來全球電動車肯定越來越猛,國際能源署預測2030年新車銷量一半是電動車,電池技術再進步、成本再降,買家能買到便宜又環保的車,競爭力只會更強,二手燃油車壓力不小。
未來這仗,不光是技術市場的較量,更是品牌信任的硬拼。日本二手車短期靠品牌和市場穩住陣腳,但電動化是大方向,日本車企得趕緊在電動車上發力。中國電動車技術、市場跑得快,但品牌得跟上,不然也容易被卡脖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