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女子反復發燒一年多,為了治病花了80多萬不見效,結果來到義烏求醫后,醫生花了十幾個小時研究她的病例,而后一個舉動驚呆眾人,不料卻找出問題所在,女子感恩稱她為再生父母。
小王抱著厚厚一沓檢查資料,步履沉重的來到義烏一家醫院,她的臉上有很明顯的病容,雙頰凹陷,眼睛黑沉,一副無精打采的模樣。
自從患病之后,原本樂觀開朗的小王,逐漸在一次又一次沒有效果的治療中頹喪下去,家人鼓勵她堅持,朋友到處為她打聽醫院,然而小王得到只有接連不斷的失望。
就連這次來到義烏這家醫院就醫,她也沒有懷揣任何希望,不過是為了讓家人朋友安心而已,小王在心里已經給自己判了無藥可醫的“絕癥”。
醫生聽完小王描述自己的病癥,也覺得匪夷所思,反復發燒一年多,這樣的病情又奇怪又緊急,醫生趕忙提出要給小王進行檢查。
小王卻沒有表現的像一個配合治療的病人,她重重地嘆了一口氣,將自己一年來做過的大大小小的檢查報告都拿了出來,表示能做的檢查自己都做了。
饒是經驗豐富的醫生,看到高高壘起的檢查資料,也覺得震驚,為小王患病后的經歷深感同情。
可是即使同一病情,在不同的時間也有不同的表現,要想得到最準確的判斷,還是需要進行檢查。
小王麻木地點了點頭,跟著醫生步入了檢查室。小到抽血檢查,大到骨髓穿刺,頻繁的CT掃描,還有各種小王念不出名字的檢查,這些檢查已經成為了小王的家常便飯。
躺在醫院的檢查床上,小王只覺得疲憊,她知道自己的病情定會讓醫生頭大,也許這一次依然是一次無功而返的治療。
一年多來,小王經歷了許多艱難的治療,每次以為有希望治愈的時候,她的病情都會再次反復。
發燒讓小王整日昏昏沉沉,原本在工作上雷厲風行的她,如今在家上廁所都得要人照顧,生怕她意外昏倒。
住院治療已經成為常態,這個反反復復查不出原因的病情,掏空了小王的家底,她痛恨無能為力的流眼淚,可是生病后只有眼淚能讓她發泄心中的痛苦。
在小王檢查的同時,她的過去的檢查資料被擺到一間寬敞的會議室中,按照時間順序依次排列。
為小王診治的醫生,給小王做初步問診的時候,就發現小王病情困難,于是立刻聯系了醫院的資深專家許醫生。
許醫生提出要看看小王的病歷和過往的檢查,于是幾人來到了會議室。許醫生一份份翻看小王的檢查報告,雖然報告上都有各大醫院明確的數據,許醫生還是一項項對比檢查數據的差異。
這些檢查報告中,清楚的體現了小王身體在一年多的變化,許醫生還沒見到小王,就已經為小王的狀態揪心。
走出檢查室后,小王發現不見了主治醫生,心中頓時感到一陣失落,她心想這個醫生也被她的病情嚇走了。
然而護士卻告訴小王,醫生們正在研究她的檢查報告,已經好幾個小時了,等有結果會告知她。
小王去了許多醫院,對治療的流程再熟悉不過,為何這家醫院的醫生要這么關注她的檢查報告?
從白天等到黑夜,又從黑夜等到白天,小王心里已經不知作何感受,只想快點見到醫生了解情況。
另一邊許醫生正在奮筆疾書,她熬夜看了十幾個小時的檢查報告,追蹤記錄了小王每一項異常的體征,光是記錄就寫了十一頁,終于了解了的小王的病情。
之后,臉上帶著疲憊的許醫生,來到小王的病房,告訴她病情是可控的,通過病情變化的情況,許醫生已經有了初步的治療方案。
小王忍不住淚流滿面,不敢相信自己有了治愈的希望。許醫生溫和的點點頭,告訴小王能好起來。
之前她去了很多醫院,醫生們的治療方式沒錯,可是大多都是根據當下的病情,沒有總體觀察小王的病情變化,許醫生梳理之后,對病情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接下來的治療很順利,許醫生診斷小王是風濕免疫病,用了藥之后,小王很快很快好轉。小王對許醫生感激涕零,不是許醫生的認真負責,她不知道要在恐懼和痛苦中掙扎多久。
信息來源:大皖新聞收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