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醫治療硬皮病的方案中,糖皮質激素常被用于控制早期炎癥、水腫及部分內臟病變。
然而,從中醫視角審視,激素雖能"急則治標",其長期應用卻如雙刃劍,與硬皮病"本虛標實"的核心病機常產生微妙沖突,暗藏隱患。
問題一:激素"火熱"之性,灼傷陰津,加重陰虛火旺
中醫認為激素屬"壯火食氣"之物,性似火熱、溫燥。長期或大劑量使用,極易耗傷人體陰津精血。
陰虛內熱證候加重:患者更易出現五心煩熱、潮熱盜汗、口干咽燥、失眠多夢、大便干結等癥狀。
皮膚失養加劇:陰津虧耗,皮膚黏膜失去濡養,可能加重皮膚干燥、萎縮、瘙癢。
問題二:激素助濕生熱,易困阻脾胃,影響運化
激素的"火熱"之性不僅傷陰,還會助濕生熱。硬皮病患者本身常存在脾腎陽虛的基礎,脾虛則運化水濕能力下降。
濕熱中阻:出現脘腹脹悶、食欲不振、惡心、口苦口黏、大便黏滯不爽等癥狀。
氣血生化不足: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受困,進一步影響氣血生成與運行,不利于改善肌膚筋脈的營養與功能。
問題三:激素依賴與撤減難題,易致陽氣暴脫或病情反跳
長期應用激素會抑制人體自身腎上腺皮質功能(中醫可視為耗傷腎中元陽之氣)。在減量或停藥時,若撤減不當或過快:
腎陽虛衰證候突顯:患者可能出現嚴重的畏寒肢冷、腰膝酸軟、極度乏力、甚至水腫、血壓下降等,類似中醫的"陽氣暴脫"之象。
病情反跳:機體失去外源性激素的支持,自身調節不及,可能導致原有的皮膚硬化、關節疼痛、內臟病變等癥狀突然加重或復發。
問題四:掩蓋病證,干擾中醫辨證施治
激素的應用會顯著改變患者外在的癥狀和體征。例如,它可能抑制發熱、減輕關節腫痛和皮膚水腫,但這些改善并非疾病根源的消除。
熱象被掩蓋:使中醫師難以準確判斷體內是否存在郁熱、濕熱等實邪。
寒熱錯雜難辨:患者可能出現上半身燥熱、下半身畏寒等復雜矛盾的癥狀。
中醫治療硬皮病的核心思路:標本兼顧,內服外治
面對硬皮病的復雜性和激素治療的局限性,中醫強調治病求本,調和陰陽,疏通經絡。在多年臨床實踐中,總結出療效顯著的【通絡解痹方劑】,并采用內服與外洗相結合的特色療法。
內服:從內部振奮陽氣,推動氣血運行,化解瘀血痰濁,疏通經絡痹阻,改善內臟功能,調節免疫
外洗:利用藥力和溫熱效應,直接作用于病變皮膚和淺表經絡,顯著改善局部血液循環與內服方形成"內外夾攻"之勢,療效倍增。
硬皮病的治療是場持久戰。激素如一把需要謹慎掌控的利劍,而中醫的"通絡解痹"內外合治之法,則著眼于調和陰陽、激發本源的自愈力,從深層改善體質與微循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