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邯鄲市第一醫院神經介入科成功開展邯鄲首例“OCT”指導下頸動脈重度狹窄成形治療術,標志著該院在腦血管介入治療領域的技術水平再上新臺階。
患者為中老年男性,3周前因右側肢體無力、左側基底節腦梗,發現左側頸內動脈起始部重度狹窄。經治療,右側肢體無力好轉后,病情暫時穩定。但頸動脈重度狹窄很容易引起反復腦梗,導致血管性癡呆,甚至發生頸動脈急性閉塞而引起更加嚴重的后果。家屬多方咨詢,得知邯鄲市第一醫院在腦血管病介入治療方面有較好口碑,遂慕名來到神經介入科。
神經介入科會同神經內科、血管外科、影像科等多科室聯合,進行充分術前評估后,結合家屬意愿,決定行OCT輔助下頸動脈狹窄支架置入血管成形術。手術充分發揮介入治療損傷小、恢復快等優勢,術中OCT對斑塊及血管管腔進行評估,支架置入后再次行OCT評估顯示狹窄明顯改善,支架貼壁良好,術后一周,患者順利出院。
(術前、術后)
(支架置入后OCT評估)
院黨委書記信栓力高度重視神經介入工作及新技術應用,經常親自指導相關工作開展,劉輝主任帶領神經介入科團隊不斷在神經介入領域奮斗,多次完成復雜及創新手術,此次OCT在頸內動脈成形術中的應用,科室骨干劉永軍主任醫師,袁世君副主任醫師積極參與,通過聚焦“精準評估”、“并發癥防控”、“長期預后”,深入了解狹窄病變內部結構,助力選擇更適宜手術方案,術后精準觀察支架貼壁性、管腔改善情況及有無斑塊組織脫垂,期待更精細的OCT成像導管早日應用于無癥狀顱內動脈狹窄病變,為患者帶來更好的治療結果。
科普:OCT頸動脈重度狹窄成形治療術
腦保護傘下頸內動脈狹窄成形術(CAS)術中造影僅顯示血管輪廓,去評估血管狹窄程度,依賴經驗判斷支架貼壁情況;血管內成像(OCT,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是一種高分辨率的醫學成像技術,主要用于冠狀動脈等血管的微觀結構觀察,適合術中指導支架植入,評估斑塊性質(鈣化、脂質、纖維化),避免術中斑塊破裂導致卒中;根據OCT結果選擇支架類型(開環、閉環)、球囊大小;術中實時引導精準釋放支架,觀察支架植入術后效果(貼壁不良、內膜覆蓋);即時發現血管夾層、斑塊組織脫垂,調整處理策略;術后長期隨訪監測內膜修復評估支架內皮化程度,預測再狹窄風險,早期發現新生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跡象,及時調整治療藥物,精準安全地降低圍手術期卒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