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A股三大指數全天沖高回落集體收跌。截至收盤,滬指跌0.03%,深證成指跌0.22%,創業板指跌0.22%。兩市個股漲多跌少,上漲個股超3200只;兩市全天成交1.44萬億元,較上一日縮量成交1700億元,內資主力資金凈賣出193.8億元;兩市漲跌中位數為0.34%。
盤面上,銀行、保險板塊走弱,題材概念多數反彈,但主力做多意愿不強。仿制藥、醫藥電商、創新藥等醫藥概念午后全線爆發,力生制藥、千紅制藥等十余只醫藥股漲停;汽車零部件、一體化壓鑄等汽車產業鏈全天強勢,浙江黎明、動力新科等多股漲停;新老消費概念集體走強,橫店影視、皇氏集團等漲停;人形機器人概念持續反彈,浙江榮泰、嶸泰股份等漲停;穩定幣相關概念局部活躍,南華期貨、東信和平等漲停;英偉達、算力產業鏈、半導體、消費電子等集體強勢。
跌幅方面,銀行、保險板塊領跌兩市,券商板塊回調;鋼鐵、煤炭、水泥、有色金屬等周期概念全線下行;元件、PCB、電子布概念回調;有機硅、光伏設備、BC電池等光伏產業鏈集體下行,晨光新材逼近跌停;房地產產業鏈持續走低,綠地控股跌停;核聚變、黃金、電力概念等表現弱勢。
圖片來自于東財choice
消息面上,1、美財長最新放風,無需擔憂美中暫停加征部分關稅截止日期,預計雙方將在未來幾周內舉行會談;2、第十一批國家組織藥品集采工作啟動,已完成擬采購品種遴選;3、英偉達將恢復對華銷售H20 AI芯片,AMD宣布將重啟對華出口AI芯片;4、中國人壽擬減持杭州銀行不超0.70%股份,市場解讀為:險資“爆買”銀行股的行為將暫告一段落。
今日A股市場震蕩分化,滬指再次險守3500,多頭把防線從5日線退守至10日線。兩市成交額較昨日減少1733億,達1.46萬億元。滬深300和A500沖高回落調整,科創板、創業板也沖高回落,微盤股指數、北證50小幅反彈。行業表現上來看,汽車、消費者服務、醫藥漲幅居前,鋼鐵、銀行、非銀跌幅居前。
1、今天銀行、保險板塊領跌,券商板塊回調。消息面上杭州銀行發布股東減持公告稱,中國人壽將在未來三個月內減持5078.94萬股杭州銀行股份,原因是“自身資產配置需要”。盡管中國人壽持股杭州銀行及減持比例并不高,但仍被市場視為“銀行股到頂”的信號。
這波銀行“牛”的核心邏輯之一就是險資大舉買入吃股息。人壽這筆減持對銀行信心打擊有點大,因為這似乎意味著某些銀行的股息率已經不再被險資青睞了。不過我去查了一下,人壽減持杭銀不是今年才有的事,人家2021年就開始減了,應該跟股息率關系不大。
另外杭州銀行在整個銀行板塊里,股息率本來就不算高,分紅率更是偏低。最近銀行板塊一路高歌猛進,多只銀行股創出歷史新高,部分資金選擇獲利了結。人壽的減持也說明險資“爆買”銀行股的行為將暫告一段落,正好銀行前段時間漲得多了,趁此機會調整調整不是壞事。
2、今天通信設備和人工智能板塊繼續上漲。消息面上,英偉達黃仁勛官宣美國已批準H20芯片銷往中國,將恢復H20在中國的銷售,同時宣布推出面向中國市場的全新且完全兼容的GPU。盤后還有多個催化劑,一是消息稱騰訊、字節跳動申請采購英偉達H20芯片;二是AMD表態,美國商務部正在評估向中國出口MI308芯片的許可證!
之所以美國會放行AI芯片出口,是想要拿到我們更多的稀土,這兩項談判是直接掛鉤的。另外貝森特還透露了一個信息,美國之所以放行,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中國自己也已經研發出和英偉達H20同等性能的芯片,所以對這個層級的技術繼續封鎖也意義不大。
受此影響,英偉達在美股漲超4%,AMD更是上漲6%。英偉達市值已經飆到4.17萬億美元!第二名的微軟是3.76萬億美元,第三名的蘋果只有3.15萬億。今年海外互聯網大廠微軟,亞馬遜,谷歌,Meta,OpenAI,XAI,甲骨文開啟新一輪算力軍備競賽,瘋狂采購英偉達的GB200芯片和博通的ASIC芯片,帶動整個算力產業鏈需求大增。
3、今天有一件大事值得關注: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強調要高質量開展城市更新,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穩步推進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推進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等。這個會議市場的期待很高,但落地發現沒有棚改2.0,也沒有大的刺激政策,說明保持了克制。
房地產確實很重要,但時代過去了。我們面臨轉型,這個過程比較痛苦,有些人就想走回頭路,還想靠借錢投資、搞房地產拉動經濟。但這條路還能走得通嗎?所以必須逼著改,不改不行。當然刺激內需消費+推進房地產止跌回穩,這是必須要做的否則會拖累經濟。
但這已經不是帶動經濟的火車頭,我們現在要走的是科技突破后大家享受到紅利,才能底氣去買房和消費的。這一輪行情有兩個,一是分紅牛,二是轉型牛。大家應該積極轉變認知,向這兩個方向靠攏。要不你降低預期,多吃一點股息,要不擁抱新科技、新消費、新醫藥,這些才是星辰大海。
4、今天創新藥等醫藥概念持續強勢。消息面上國家醫保局表態,創新藥不會被納入集采,并且首提“反內卷”。這有利于創新藥的研發和長遠發展,對創新藥板塊是重大利好 。此外億創新藥巨頭中國生物制藥出手,約5億美元的總價收購上海禮新醫藥,這筆交易完成后,禮新醫藥將成為中國生物制藥全資子公司。
創新藥和CXO板塊現在是一個穩步上漲的節奏,漲幅不算特別突出,主流機構已經完全認可了創新藥和CXO的邏輯,持續加倉,帶動整個板塊溫和上漲。創新藥的核心邏輯還是出海BD,國內創新藥已經在腫瘤領域建立了很強的競爭優勢,特別是在雙抗和ADC領域,產品競爭力領先全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