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主余鳳
教育的沃土之上,總有新芽破土而出,以蓬勃的生命力開啟育人新篇。2025年,臨沂耀中高級中學以嶄新的姿態面向廣大中考學子招生,憑借獨特的辦學模式和顯著優勢,吸引著眾多目光,成為不少學生和家長心中的理想之選。
作為山師附中、濟鋼高中的合作校,臨沂耀中實現了優質資源共享。“很多家長問我,合作的核心價值是什么?我的答案是‘讓優質教育資源不再遙遠’。”該校執行校長邵澤山坦言,過去臨沂學子想接觸省城名校資源,往往需要跨城市奔波,而現在,耀中要做的就是把這些資源“平移”到家門口,讓本地孩子足不出市就能享受到同等水準的教育。
談及學校特色,邵澤山首先提到“以生為本,全面發展”的辦學理念。“教育不是流水線生產標準化產品,而是要讓每個孩子都能長成自己最好的樣子。”他進一步解釋,“以生為本,全面發展”就是要將學生的成長與發展放在首位,體現在課程設計上要兼顧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落實在管理制度上要關注每個孩子的個性差異。
在他看來,與山師附中、濟鋼高中的合作共建,恰如為學校裝上了“雙引擎”——“老牌名校的成熟經驗是‘加速器’,我們自身的本土化創新是‘導航儀’,兩者結合才能讓教育真正落地生根。”
師資聯動方面,學校定期引入山師附中、濟鋼高中特級教師團隊駐校指導,讓學生在本地就能享受到省城名校名師的教學指導。“這些老師來耀中,不是簡單上幾節課就走,而是要深度參與教學研討、備課磨課。”邵澤山補充道,他特別強調這種聯動的“實效性”:“我們要求每位駐校名師帶幾名青年教師,把他們的教學方法、思維模式真正傳下來。”同時,學校也會定期選派骨干教師赴濟南名校交流培訓,“教師是教育的第一資源,只有讓我們的老師不斷‘充電’,才能保證課堂質量不打折扣。”
課程共建是另一大亮點。臨沂耀中同步開設山師附中、濟鋼高中特色課程,如“強基計劃”培優班、學科競賽課程等。“有些家長擔心孩子‘跟不上’,我們的課程體系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邵澤山舉例說,針對有學科特長的學生,強基計劃培優班能提供更深層次的知識拓展;對于目標多元的學生,高校綜合評價指導課程會手把手教他們準備材料、規劃路徑。“說白了,就是讓每個孩子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賽道’。”
在管理模式上,臨沂耀中采用濟鋼高中成熟的“精細化+個性化”管理體系。“精細化是基礎,個性化是升華。”邵澤山這樣解讀,“比如小班化教學,每班控制在40人以內,老師才能叫出每個學生的名字,記住每個學生的薄弱點。”更重要的是,學校為每位學生配備學業導師與生涯規劃師,“從高一開始跟蹤,幫學生分析成績波動原因,指導選科組合,甚至規劃未來專業方向。”他笑稱,這些老師就像學生的“成長合伙人”,一路陪伴他們從懵懂走向清晰。
“適合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我們致力于為每一位學生提供最適合他們的成長環境和發展路徑。”邵澤山說道。基于這一理念,學校推行全員育人導師制,要求全體教師都參與育人,每位導師負責一至幾位學生。“這種近距離的陪伴,比任何規章制度都更有溫度。”針對高考改革,學校推行的“必修分層、選修分類”教學模式,更是把“適合”二字落到了實處:“奧賽課程面向有特長的學生,國際課程(A-Level/AP)滿足留學需求,STEAM項目培養創新思維,總有一款適合孩子。”
此外,學校注重五育融合,開展文化研學活動,讓學生走出校園,增長見識;建設藝術工坊、創客空間,鼓勵學生參與科技創新與文體活動,培養“家國情懷+全球視野”的復合型人才。還開設國際班課程,與澳大利亞、美國、英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高校合作,為學生提供普通百姓子女上得起、能就業的海外本科、本碩連讀、本碩博連讀的國際教育項目。
從課程到管理,從師資到理念,臨沂耀中高級中學的每一處細節,都透著學校對教育的深刻理解。2025年,這所承載著期待的新校,正敞開懷抱等待每一位追夢少年——在這里,優質教育不再遙遠,適合自己的成長路徑就在腳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