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是中國戲劇界冉冉升起的新星,獲梅蘭芳大師盛贊,眼看就要成為行業翹楚。
然而,一場赴美演出,卻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
1988年,齊淑芳率團赴美演出,演出結束后,她和團隊三十余人做出一個驚人的決定——他們要留在美國,不回國了。
如今,年過花甲的她回到國內,而這幾十年的人生,始終裹挾著爭議與復雜故事。
齊淑芳出生在一個戲曲之家,家里的父母、哥哥、嫂子都是京劇演員,耳濡目染下,她也漸漸愛上了京劇表演。
十幾歲開始,她就跟著嫂子張美娟學藝,張美娟是當時中國京劇第一女武旦,對京劇的表演和指導可以說是出神入化。
在她的帶領下,再加上齊淑芳本就天賦異稟,她如愿考上了上海戲曲學校,年僅20歲就成了上海京劇院的一員。
她之所以發展的這么迅速,還源于京劇大師梅蘭芳的一句話。
十幾歲的時候,齊淑芳就已經是戲曲學校的臺柱子了,還曾經給毛主席和周總理表演過京劇。
她的演出被梅蘭芳看到之后,連連贊嘆,接連說了兩句“后起之秀”。
有了京劇大師的點評,后來的齊淑芳在京劇這條路上可以說是如履平地。
從19歲開始,齊淑芳就經常隨著上海京劇院和上海青年京劇團一起出國演出。
他們第一次去的是西歐國家,表演的曲目多種多樣,讓外國人看花了眼。
幾天的時間,他們經由法國、意大利、比利時等8個國家,幾乎場場爆滿,甚至在巴黎大劇院演出時,就連站票都被銷售一空。
回國后的齊淑芳更加賣力的精進自己的技藝,在此期間,她也成功“遇見”了自己的成名作《智取威虎山》。
這部作品是由中國一級作曲家龔國泰負責主編的唱腔和配器,兩人也因這部作品成功走到了一起。
《智取威虎山》的小常寶被齊淑芳演繹的機智勇敢、十分討喜,登臺之后,齊淑芳名聲大噪,她也成為家喻戶曉的京劇大家。
帶著這部京劇,她參加了維也納國際藝術節,被稱為“技壓群雄的藝術家”,多次奔赴日本演出,更是觀眾稱為是“日本人民最喜愛的京劇表演藝術”。
然而,讓人沒有想到的是,走出國門的她,心思漸漸也變了方向。
1988年,定居美國的華裔商人陳建華,因為思念家鄉,決定出資邀請上海京劇院赴美演出。
在一解自己的思鄉之情的同時,也能順帶著傳播中國的京劇文化。
面對這個得來不易的機會,劇團里的每個人都卯足了勁兒,想要好好表現一番,拿到這個赴美的機會。
齊淑芳也不例外,她不光在劇團里練,就是回到家也絲毫不敢松懈。
在她的努力下,自己和丈夫龔國泰都拿到了赴美演出的機會,但沒想到的是,出發前,齊淑芳卻被告知,名額里多了一個人,她和丈夫只能去一個。
面對這個難得的成名的機會,齊淑芳陷入了兩難,丈夫卻絲毫沒有猶豫,把這個機會讓給了她。
面對丈夫的托舉,齊淑芳非常感恩,也在內心暗暗發誓,一定不負此行,把京劇發揚光大。
但龔國泰怎么也沒有想到,這段為期一個月的演出,竟然能輕易改變一個人。
齊淑芳帶領著劇團演出遍布美國的十幾座城市,他們也漸漸被美國的繁華震驚了雙眼,當時的中國剛剛改革開放,和美國自然是沒有辦法比較。
最后一場演出結束之后,劇院里掌聲雷動,臺上的演員們還沒有下臺就已經依依不舍。
“要是能留下來一直生活在這里,傳播京劇還多么好啊”,幾乎所有的人都是這個想法。
很快,一個機會擺在了他們的面前,富商陳建華提出,如果他們有留下來的打算,簽證的問題自己可以幫忙解決。
眾人一聽,幾乎沒有怎么思考,當即決定不走了!
此時的齊淑芳哪里還記得遠在上海的龔國泰呢!
但留在美國的日子并沒有他們想象的那么簡單,雖然幾人成立了新的劇團,在齊淑芳的帶領下也找到了新的方向。
然而美國不比國內,在國內名聲赫赫的他們,在美國根本無人在意,再加上很多美國人根本就聽不懂京劇,所以演出能賣出去的門票非常少。
最困難的時候他們甚至走到了街頭賣藝的地步,盡管放下了面子,掙到的錢還是少之又少。
消息傳回國內,國人對他們也是一片鄙夷,認為這些人對不起國家的培養,留在美國就是為了貪圖好的生活。
即使齊淑芳多次解釋,說自己是為了在國外更好的傳播京劇,卻始終沒人相信。
直到幾年之后,一位華人鋼琴家殷承宗得知了齊淑芳劇團的困境,想要幫他們一把。
他先是利用自己的人脈幫他們拿到了很多大型劇院的演出機會,然后又幫助眾人拿到了綠卡,在他的幫助下,齊淑芳等人在美國的處境才漸漸好起來。
2003年,她還率領劇團登上了紐約百老匯的舞臺,連續五天演出了《楊門女將》,這次演出也證明他們徹底在美國站穩了腳跟。
或許是覺得自己取得了一些成績,齊淑芳也終于鼓起勇氣回國了。
2011年,她再次踏上中國的土地,此時和1988年相比已經物是人非。
23年前,她是代表中國京劇登上的去美國的飛機,23年后,她卻是被中國文化部邀請的海外劇團。
不過這次回國她依舊沒有選擇回歸祖國,演出結束還是回到了美國,直到3年前,才又有消息稱她回國發展了。
有人質疑她是因為年紀大了,有了落葉歸根的思想,想回國養老,還有人諷刺她回來是為了增加中國社會的養老負擔。
這一次,她卻選擇了沉默,沒有走到臺前,而是選擇了默默的培養新的京劇演員。
在齊淑芳的心里,“叛國”這個帽子太大了,自己不管是出國還是回國,都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弘揚京劇文化。
如今她也不想再多做解釋,只想在有限的生命里,積蓄為京劇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信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