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近開播的《喜劇之王單口季》第二季中,選手“門腔”拿郭麒麟編段子:在上海,60萬至2999萬的房子都是“剛需”;3000萬至1億的房子才叫豪宅。這種感覺就好像,我和郭麒麟都是兒子,大鵬和斯皮爾伯格都是導演......
等到郭麒麟點評時,他只用一句話就笑翻全場:“我確實是剛需!我們家綱,挺需要我的!”
門腔佩服到連連贊嘆:“這個怎么這么好笑,我怎么就沒想到!”
與郭麒麟的高水平“現掛”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德云社本季參賽選手王九龍和尚筱菊。他倆算是目前德云社第二梯隊人氣較旺的演員,偶爾還能參加一些社里之外的綜藝。
但他倆在“喜單”里完全水土不服,表現極其一般,甚至說表演的不是“脫口秀”,就是一段相聲。
哪怕有郭麒麟的面子照拂,節目組也沒有在正片中播放他倆的完整參賽視頻,而是剪輯到了純享版里。
去年,德云社派出閻鶴祥和朱鶴松參加《喜劇之王單口季》,盡管朱鶴松被郭德綱譽為“捧哏巨匠”,但表現也是“一輪游”;閻鶴祥最精彩的幾場表演,也都與郭麒麟和德云社有關。
反倒是郭麒麟,給朱鶴松投票時,調侃“這是公司給你上的社保”;力挺閻鶴祥晉級時,又安慰他“有舍有得”,既然享受到了德云社這塊“金字招牌”帶來的紅利,必然也受到它的束縛,“不可能什么好事都讓你占了”!
郭麒麟以戲謔的方式,赤裸裸地支持德云社的演員,但觀眾卻不反感,這就非常考驗他的情商和智商以及觀眾緣。
由此不難看出:郭麒麟對比德云社的大多數演員,無論文化底蘊、反應速度還是說相聲的悟性,都強上一籌!
因為郭麒麟不僅有郭德綱的耳提面命、言傳身教;師父于謙也偶爾把他叫到家里說“活”,博采兩家之長,再加上個人努力和悟性,才有了郭麒麟的今天!
之前,經常有人擔心:郭德綱會不會把德云社傳給小兒子郭汾陽?
客觀分析:如果德云社沒有郭德綱和于謙,除了岳云鵬、張云雷、孟鶴堂等寥寥幾名徒弟能養活自己,其他人對比相聲同行,幾乎都沒有什么優勢——那些出走德云社的徒弟,除了曹云金,已經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
所以只要郭麒麟自己成名成腕了,哪怕他不爭,為了德云社的延續和四百多人的吃飯問題,郭德綱也只能把德云社傳給他!
至于欒云平、燒餅等副總或骨干精英,早已看清楚這一點,紛紛表態支持郭德綱的英明決定,旗幟鮮明地站在郭麒麟這一邊!
結語
減重80斤的狠勁,郭麒麟把身體當成了磨刀石;
被質疑“靠爸”,他用《慶余年》《贅婿》等作品扭轉形象,把提升演技、強大自我刻進骨髓;
面對“郭德綱之子”的標簽,郭麒麟笑答:“老父親是我的靠山,但我也得自己站直!”
從郭麒麟到近日陷入“爭遺產”風波的宗馥莉:真正的“繼承”,從來不是接過權杖,而是把自己活成新的圖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