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一件事,站在不同的角度來看,自然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事情還要追溯到一段不雅視頻的流出,大連工業大學的李某,與一名烏克蘭電競選手Zeus發生親密互動,視頻從兩人在飛機上相遇開始記錄,經歷了機場、酒店走廊,直至房間內的全過程。
二人的親密視頻被烏克蘭電競選手Zeus發布到網上,引起了不小的轟動,起初,很多人斥責李某的“不檢點”,嘲諷她獨自飛往異地“獻身老外”的跪舔行為,是丟了中國女生的臉,而這件事的后續發展,每一步都超出了想象。
回顧李某獻身烏克蘭電競選手,細節暴露人品
先是有網友扒出,李某和烏克蘭選手Zeus二人都不是單身,二人之間的親密關系本身就暴露了道德層面的缺失,可沒想到,在這件事快被大家淡忘的時候,大連工業大學卻發布了一則公告。
大連工業大學決定擬開除李某,理由是“該同學違反校規,與外國人不正當交往,有損國格、校譽”,而在這則公告中,學校更是毫無保留的暴露了李某的真實姓名。
本以為這件事會隨著學校的這則公告而告一段落,可沒想到接下來網絡的風向竟然變了,越來越多的女性網友站出來為李某發聲,有人替李某明冤,直言她才是被偷拍視頻的受害者;也有人指責學校處罰過于嚴格,直接暴露學生的真實姓名更是對李某的二次傷害。
面對這突然反轉的網絡風向,依舊有一部分網友堅持最初的觀點,甚至對李某獻身烏克蘭電競選手的種種細節再次披露,直言:看過李某視頻,就不會為她辯解,而替她說話的人,又能算什么好人?
這部分網友之所以這么說,堅持的原則也只有兩個,一個是李某的所作所為,的確是影響了社會良俗,造成了不小的惡劣影響;另一方面則是李某被拍攝視頻,并非是被迫而是自愿。
這也是為什么有網友堅持認為:只要是看過李某完整版視頻的人,就不會為她辯解,因為從多個鏡頭角度和細節都能明顯看出,李某不僅知道被拍攝視頻,而且是完全自愿的,她甚至在有意配合拍攝。
鏡頭下的李某不僅主動跟鏡頭打招呼、做表情,甚至還在主動“學習外語”,這與“被偷拍”的概念顯然背道而馳。
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尊嚴的失去往往始于“不自尊、不自愛”
至于學校的處分,我們暫且不討論“國格”,畢竟這個概念太宏大了,就單說“校譽”,一個在校大學生公開出軌,并與對方合作拍攝帶有明顯性暗示的視頻在網絡傳播,確實會對學校形象造成負面影響。學校作為教育機構,有責任維護自身的聲譽和教育環境。
但礙于這件事的確因為學校的開除處理,而引發了更強烈的輿論對沖,官方媒體也不得不下場喊話大連工業大學,希望學校能盡快對輿論的質疑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這不僅是平息風波,更是進一步的維護高校的聲譽。
古人有云“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尊嚴的失去,往往始于自我的“不自尊、不自愛”,外來的傷害往往與內在的失守有關。若李同學沒有首先背叛自己的感情承諾,沒有選擇與陌生人發生不當關系,也就不會給對方留下可乘之機。
或許站在一部分年輕女性的角度,認為像李某這樣的年輕人追求刺激沒有錯,因此才會同情她所受到的傷害,但不要忘了,任何自由都有邊界,任何快樂都有度,人生中的快樂一旦越過邊界,就會演變為痛苦。
李某當時可能沉浸在異國艷遇的新鮮感中,卻沒有預見到這種建立在背叛和冒險基礎上的快樂,最終會演變成多大的災難,“樂極生悲”不是空洞的警句,而是人生的真實寫照。
學校對李某的處分,本質上不是針對她的戀愛行為,更不是因為對方是外國人,而是因為她的行為已經超出了一個學生應有的基本準則和道德底線。
人終究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在信息高度透明的時代,你的每一個決定都可能被放大、被評判。因此在做出選擇前,必須謹慎思考可能的后果。
應謹記:自由不等于放縱,個性不等于任性。真正的成熟,是在擁有選擇權的同時,能夠為自己的選擇擔負起相應的責任。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