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謝杰
7月16日,“萬千氣象看四川·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舉行南充市營山縣專場。
地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北翼的營山,如何立足自身區位優勢,主動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共營山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孔北川,分享了營山的“謀”與“動”。
營山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 孔北川。(圖據發布會)
孔北川介紹,從空間維度看,營山是南充東大門,距成都250公里,可實現高鐵1小時、動車2小時、高速3小時抵達;距重慶170公里,通過銀昆高速2小時可抵達重慶主城區。因此,營山的定位是爭做“南充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橋頭堡’”,爭當融渝高質量發展“排頭兵”。
營山縣的耕讀原鄉.觀景臺。攝影:文劍
“從資源稟賦看,營山的優勢在工、在農、在城鄉。”因此,營山謀劃了建設成渝地區“兩基地一示范”的具體路徑,即:先進制造業配套基地、優質農產品供給基地、城鄉融合發展示范縣。孔北川分享了營山立足自身 “工、農、城鄉” 的資源稟賦優勢,錨定成渝地區 “兩基地一示范” 戰略坐標施策的實踐路徑,營山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找準定位、主動作為。
營山縣鄉村旅游打卡地。拍攝:李遠宏
以 “三配” 邏輯破題,加快建設成渝地區制造業重要配套基地。營山將制造業作為融入成渝的 “突破口”,致力在成渝產業發展上當好“三配”,以 “配角、配套、配件” 的 “三配” 思維,深度嵌入成渝先進制造業生態。包括培育支柱產業當好“配角”,聚焦川渝兩地“共建全國重要先進制造業基地和電子信息先進制造集群”,全力壯大“機械汽配、電子信息”兩大主導產業,不斷深化產業協同互聯。打造主題園區抓好“配套”,加速推進經開北區、南區建設,打造“電摩、閥門、消防”等6個“園中園”,支撐成渝配套產業。細分產業領域做好“配件”,深耕電氣設備、電子元器件等5大細分領域,主動嵌入成渝地區汽車制造、電子信息等產業供應鏈,全面提升零部件供應能力。
營山的新城新貌。拍攝:賈鵬
以 “三大支撐” 為綱,加快建設成渝地區優質農產品供給基地。營山立足國家級農產品主產區功能定位,營山以產業、帶動、培育 “三大體系” 為支撐,全力打造成渝地區優質農產品供給基地,實現從 “產得出” 到 “供得優” 的跨越。包括構建“主導+特色”產業體系,牢牢穩住糧油、生豬“兩大基本盤”,大力發展黑山羊、水產、油橄欖“三大特色產業”,形成主導產業穩大盤、特色產業增效益的協同發展格局。構建“園區+農戶”帶動體系,強化園區聯農帶農作用,推動朝陽現代糧油園區創建國家星級園區,稻漁、油橄欖園區創建省五星級園區,形成“園區帶動、主體聯動、農戶主動”的產業發展效應。構建“品牌+推廣”培育體系,持續做響營山黑山羊、“琬貴人”橄欖油等“名特優新”農產品品牌,打通農產品“田間到舌尖”、“產品到商品”價值提升通道,助力“營”字號農產品暢銷成渝市場。
“萬千氣象看四川·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現場。(發布會供圖)
同時,加快建設成渝地區北翼城鄉融合發展示范縣。營山著力打造成渝地區城鄉融合發展樣板,大力實施“三大行動”。縣城內涵提升行動,以“一中心三片區”城市空間布局為載體,以“精修細補”推進城市更新,以衛教、商圈、管理“三個賦能”補齊功能短板,促進城市結構優化、功能完善、品質提升。和美鄉村建設行動,以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為抓手,扎實開展農村“廁所革命、村貌提升”等五大行動,重點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示范帶建設,推動鄉村面貌全域提升。城鄉一體推進行動,以城鄉公共資源配置均衡化為核心,系統推進城鄉供水、垃圾收運等“四個一體化”建設全面提升城鄉公共服務質量和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