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歲的徐阿姨(化名)曾深受“咳嗽、咳痰、胸悶、氣短”困擾,她輾轉求醫、按照“肺炎”接受治療,可是惱人的癥狀就像生了根。后來,胸部CT顯示徐阿姨出現了“白肺”,進一步的檢查還尋覓到了真菌的蹤跡。然而,啟動抗真菌治療之后,她的病情竟然急轉直下,迅速發展為危急的呼吸衰竭。
“致病元兇”看似已被鎖定,為何治療卻適得其反?
“其實,是一種特殊的肺癌在作祟!”西安市胸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顧興教授在分享這個曲折病例時坦言,“若不是在即將陷入僵局時果斷轉換思路、層層深挖,恐怕真要被狡猾的肺炎型肺癌蒙蔽了雙眼。”
長期以來,患者朋友們常將肺癌與“咳血、肺結節”等典型標簽緊密相連。可是,徐阿姨的“白肺”為何也會提示肺癌?如何盡早識破“披著羊皮的狼”?且看顧興教授帶大家一步步抽絲剝繭、洞悉真相!
治療遲遲未見曙光,迷霧似乎變得越來越濃重......
徐阿姨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好在規律服藥、定期監測,病情控制得還算平穩。她煙酒不沾,家中也未曾有過特殊病人或寵物,日子原本過得平靜有序。然而,這份平靜在2024年初被悄然打破,沒有明顯誘因的呼吸道癥狀闖入了她的生活。
2024年上半年,她過得格外煎熬,曾經安穩的睡眠常被陣陣咳嗽攪醒,白色的痰液不算多卻總也咳不盡,稍微一活動就胸悶氣短,沒有咯血胸痛、發熱、心悸頭暈、全身疼痛的現象。
最初在當地衛生院就診時,醫生根據癥狀初步診斷為“肺炎”,開出了抗感染藥物以及止咳化痰藥。然而,徐阿姨遵醫囑服藥后,病情非但未見起色,反而更加嚴重了。她仍然咳嗽,咳出的痰液增多,并且呈現出一種異常的白、黏、稠,甚至能拉絲。呼吸更是日益艱難,即使只是安靜地坐著,也會氣短、呼吸困難、渾身乏力。
病情加重后,徐阿姨轉診至區人民醫院。這次,醫生為她安排了胸部CT檢查,影像清晰地顯示雙肺彌漫著炎癥陰影。為了揪出“真兇”,醫生采用了先進技術,對其支氣管肺泡灌洗液進行了深度分析。結果檢測到了真菌的蹤跡,包括煙曲霉和肺孢子菌。盡管醫生據此調整了治療方案,徐阿姨的癥狀卻依然頑固,改善微乎其微。
無奈之下,徐阿姨又求助于一家省級三甲醫院。在這里,復查的胸部CT顯現出更為嚴峻的景象,雙肺出現了大片的感染性病變。肺功能檢查的結果更是敲響了警鐘,通氣功能中重度受限,彌散功能嚴重下降。曾經只在活動后才會出現氣短,如今已演變為即使靜坐不動也會有難以忍受的嚴重氣短。
△2024-5-2胸部CT影像
醫生團隊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真相終于浮出水面,狡猾肺癌的偽裝被撕下
后來,徐阿姨入住西安市胸科醫院就診,當時她的氧飽和度僅為89%,氧合指數為145毫米汞柱。面對如此危急的狀況,我們立即為她安排了更為深入細致的檢查,比如自身抗體及血管炎抗體檢測、血漿D-二聚體定量檢測、一般細菌涂片檢查、心臟B超等。
鑒于病情的兇險性,我們為她應用了高流量氧療,并升級了抗真菌治療方案。為進一步明確肺部病變性質,還對她進行了支氣管鏡檢查,鏡下所見觸目驚心,大量白色、質地稀薄的痰液正持續不斷地從她的氣管、隆突、左肺及右肺各級支氣管管腔內涌出。
然而,盡管采取了一系列積極的救治措施,徐阿姨病情的發展依然令人揪心。一周后的復查胸部CT帶來了沉重的新發現,她的雙肺仍然呈現出“大白肺”樣改變,與之前相比,病變范圍不僅沒有縮小,反而進一步彌漫擴大,密度也有所增加......
△2024-6-26胸部CT影像
鑒于抗真菌治療的顯著不理想,我們高度警惕是否合并了其他病原菌感染,于是進行了更深入的檢查,然而,殘酷的現實并未改變。又一周的積極治療之后,徐阿姨的雙肺仍呈“大白肺”樣改變,且病變更為嚴重了。
△2024-7-4胸部CT影像
“白肺”仍未消
面對持續惡化的情況,科室組織全科醫生開會討論,反復排查常見病因卻依然找不到“真兇”時,我再次將目光聚焦在徐阿姨的胸部CT片上,一個念頭如同電光火石般閃現:“這會不會是肺炎型肺癌?”
這種肺癌堪稱“偽裝大師”,顛覆了人們心中“肺癌就是肺里冒出一個‘腫塊’或者‘清晰結節’”的固有印象。它的癌細胞如同彌漫的濃霧或者飄散的雪花,悄無聲息地在肺部微小肺泡里生長彌漫。當這種癌細胞在肺部悄然擴散時,它們在CT影像上留下的痕跡并非界限分明,而是呈現為大片模糊的白影。這種影像特征與普通的肺炎(細菌、病毒等引起的感染)引起的“白肺”非常相似,即使是經驗豐富的醫生,也很難單憑一張CT片子在第一時間將其與普通肺炎明確區分開來,這正是它危險且易導致誤診的狡猾之處。
我們迅速綜合評估,在詳細溝通了獲益與風險后建議徐阿姨進行肺穿刺活檢。幾天后,病理報告出來了,果真是粘液腺癌(肺炎型肺癌的一種)。至此,謎底終于揭曉!
如何識別“披著肺炎外衣”的肺癌?關鍵看這 3 點區別
除了肺穿刺活檢,我們還能通過哪些線索識別出這種“披著肺炎外衣”的肺癌?它名字里帶著“肺炎”二字,究竟和普通肺炎有何區別?
首要的警示信號是“頑固的‘肺炎’”,這一點最為關鍵。當患者按照標準肺炎治療方案,比如接受足量、足療程的抗生素治療后,持續性的咳嗽、咳痰、進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難、發熱等癥狀遲遲不見好轉,甚至持續惡化;或者復查胸部CT時,發現肺部那片最初的炎癥陰影不僅沒有如預期般吸收縮、反而進展擴大,或者吸收極其緩慢、停滯不前,這時就必須高度警惕肺炎型肺癌的可能了。
其次,要考慮癥狀是否不典型。與普通肺炎的高燒、劇烈咳嗽常常來勢洶洶不同,肺炎型肺癌可能沒有那種轟轟烈烈的高燒和咳嗽,但患者會經歷持續存在的、逐漸加重的呼吸困難,以及難以解釋的、日漸加深的疲憊乏力,還有不明原因的消瘦。
最后,鎖定高危人群至關重要。肺炎型肺癌也有“偏愛”對象,包括具有長期吸煙史的人群(尤其是吸煙量≥20包年的‘老煙槍’)、有肺癌家族史的人群以及年齡較大者。對于這些高危人群,如果出現上述“頑固‘肺炎’”或不典型癥狀,更需要繃緊這根弦,提高警惕,務必進行更深入的排查。
“白肺”究竟能帶來多少線索?
讀到此處,想必有朋友心中會升起疑問:“既然胸部CT的‘白肺’既可能是普通肺炎,又可能是偽裝巧妙的肺炎型肺癌,那么,當出現‘白肺’時,究竟該如何找到真相?”
首先需要明確,“白肺”并非一個具體的疾病名稱,而是影像學上對肺部病變的一種直觀描述。它或許意味著肺臟發生了肺部有大片的炎癥或滲出,導致肺泡內空氣被液體、細胞或腫瘤組織等填充,使得原本透亮的肺部在影像上呈現“白色”陰影。也可能是非感染性疾病在偽裝,肺炎型肺癌正是其中極具迷惑性的一種。
如前所述,當“白肺”吸收極其緩慢甚至反而進展擴大,并且伴隨“肺炎久治不愈”時,就必須高度懷疑肺炎型肺癌的可能性。
不要恐慌,但要重視!
最后,還是要提醒大家,當您或家人遇到“肺炎”經過規范治療(尤其是治療2周以上)卻遲遲不見好轉,甚至CT報告上出現“白肺”時,絕不可以掉以輕心,請立即找呼吸科醫生復診。
復診時,請務必詳細告知醫生完整的治療經過和癥狀的細微變化,比如您具體用過哪些藥物、每種藥用了多久、劑量如何等,還有咳嗽是減輕了還是更頻繁劇烈了、痰量是多了還是少了、痰的顏色和性狀有什么改變、胸悶氣短是只在活動后出現還是靜坐時也存在、是否出現了新的不適等。醫生在綜合評估這些詳細信息后,很可能需要安排支氣管鏡檢查等進一步的深入檢查來撥開迷霧。
肺炎型肺癌雖然善于偽裝,但它并非無跡可尋,“久治不愈”就是它露出的關鍵馬腳。只要大家保持這份警惕心,細心捕捉前文提到的線索,并及時配合醫生進行針對性的檢查,就能盡早揭開它的真面目。早一天明確診斷,就能早一天啟動正確的抗癌治療!
專家簡介 顧興
空軍軍醫大學碩士生導師,曾在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工作近 20 年,2020 年 1 月-7 月在唐都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負責 RICU 病區,熟悉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各種疾病的診治, 現任西安市胸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陜西保健學會呼吸專業委員會呼吸介入學組負責人,陜西保健學會睡眠障礙學組副主任委員,西安市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專家庫成員,中國肺癌防治聯盟青年委員,全軍呼吸內科學專業委員會介入學組委員,發表中英文論著 10 余篇,參編介入專著 3 部,參與主持陜西省重點研發課題 1 項,西安市科技局重大課題 1 項,兼任《國際呼吸雜志》編委。
本文完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排版:張彥
此內容為醫學科普,僅供參考,不能作為診斷醫療依據
1
2
3
看呼吸
權威實用的
呼吸科普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