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以來,雨后的青龍湖公園擠滿了撿菌子的成都市民,有的甚至凌晨兩三點就打著手電筒在公園的樹林里尋找野生菌,一些市民表示在撿菌過程中曾與蛇偶遇。
7月16日,紅星新聞記者現場走訪看到,公園內相關的安全提示牌隨處可見。據成都市自然保護地和野生動植物保護中心工作人員介紹,當前全市范圍內已記錄有31種蛇類,其中絕大多數都是無毒蛇,常見于像青龍湖公園、龍泉山森林公園等植被豐富的地方。
▲青龍湖的“蛇出沒”提示牌
撿菌愛好者吳建軍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他基本每個雨后都會到青龍湖撿菌子,“今年已經來了十多次了,看到過兩次蛇,當時我拿著鐵鍬敲了敲旁邊的草叢,蛇就自己跑了。”吳建軍說:“可能是在樹林里撿菌子的人多了,人多的時候可能同時有幾十上百人撿菌,一些原本在樹林深處的蛇受到驚嚇,活動變得頻繁。”
公園保安告訴記者:“我們一般都告訴市民看到蛇不要打擾它,更不要攻擊,悄悄繞開就行。而我們在遇到蛇時,也只會將其往遠離綠道的樹林深處驅趕。”
成都到底有多少蛇?成都市自然保護地和野生動植物保護中心相關工作人員稱,2022年以來成都持續開展兩棲爬行動物監測工作,截至目前,在成都市已記錄到蛇類31種,其中較為常見的有10余種。
“成都市區出沒的蛇絕大多數都是無毒蛇,其中較為常見的就是赤鏈蛇和黑眉錦蛇。”該工作人員表示,這些蛇分布范圍較為廣泛,山區、丘陵和平原都有其身影。
▲市民在草叢里發現的蛇
黑眉錦蛇俗稱“菜花蛇”,以前平房多的時候,黑眉錦蛇常進入家里捕鼠,因此也被稱為“家蛇”。黑眉錦蛇較明顯的特征是眼后有一條似眉毛的黑色紋,故而得名“黑眉”。“蛇是自然生態系統中的一員,現在城市綠化建設變好之后,蛇出沒頻繁屬于正常情況,市民不必驚慌。”該工作人員說,“在野外遇到蛇時,不要驚擾更不要攻擊,應輕輕走開,蛇通常在受到攻擊或走投無路時才會選擇主動攻擊。”
紅星新聞記者 閆曉峰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編輯 歐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