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成名,籃球巨星
姚明的起點,帶著幾分辛酸。出生時十斤重的“巨嬰”,幾乎讓母親命懸一線;左耳先天失聰,使他一來到這個世界就缺失了完整的感知。
父母皆為籃球中鋒,遺傳給他得天獨厚的身體條件,卻無法給予一個富足的童年。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夫妻二人的工資根本填不飽這個正在猛長的小巨人。
更棘手的是他的性格——溫吞、內向,這也成了他在學校遭受欺凌的原因。同學對他拳腳相加,他從不動怒;被惡意構陷,他也只是默默承受。
是母親實在看不下去,才將他送進體校。起初,他對籃球并無興趣,完全是被動接受訓練。直到一次運動會投籃失誤引發(fā)全場哄笑,徹底觸動了他的內心。
那刺耳的笑聲與電視中王治郅叱咤風云的畫面,在他心中燃起一團火。他暗自發(fā)誓,要成為像偶像一樣出色的籃球運動員。
命運似乎有意考驗他:十六歲便長到兩米一八,但肩窄臂短,小時候營養(yǎng)不良導致骨質脆弱,極易骨折;加上聽力障礙,球場上難以聽清指令。
換作他人,或許早已放棄,但姚明沒有退縮。他以近乎瘋狂的訓練打磨技術,每天大量飲用牛奶,硬生生提升了骨密度。
當他第一次與已是巨星的王治郅正面交鋒,沒人看好這個瘦高個,可比賽結果出人意料——兩記漂亮的封蓋,讓整個籃壇記住了姚明的名字。
最終,他以微弱優(yōu)勢成為中國籃球的新希望,并以史上首位外籍狀元的身份踏入NBA的大門。
然而進入NBA后,他的成名之路并非一帆風順。首秀顆粒無收,媒體嘲諷鋪天蓋地,“水貨狀元”的帽子重重扣在他頭上。
名宿巴克利甚至公開打賭,稱若姚明單場拿下19分,他就親驢屁股。全世界都在等著看他笑話,但面對挑釁,姚明只是淡然一笑——因為他知道,實力是最好的回應。
不久之后,他在一場比賽中砍下20分,巴克利信守承諾,在鏡頭前親吻了驢屁股,成為全美熱議的話題。而姚明賽后卻真誠表示,巴克利是個值得尊敬的人。
這一刻,所有人都被這位來自東方的巨人所折服。他用實力贏得奧尼爾的認可,用幽默化解文化隔閡,用激情點燃休斯頓主場。
姚明不再只是一個球員,更成為連接東西方文化的橋梁。他成為首位入選奈史密斯籃球名人堂的亞洲人。
因傷病退役
2011年,因傷困擾,姚明無奈宣布退役,一個輝煌時代落下帷幕。原本可以安享榮耀與財富的他,卻選擇了一條更為艱難的道路。
眼見中國籃球日漸式微,2017年,他毅然出任中國籃協(xié)主席,這意味著巨大的犧牲——他主動放棄多項商業(yè)代言合同,其中包括高額廣告收入。
不僅如此,他還將其個人代言品牌“中國人壽”轉為CBA聯(lián)賽最高級別贊助商,每年代言費高達四億,相當于自掏腰包支持中國籃球發(fā)展。
擔任籃協(xié)主席后,姚明如同擰緊的發(fā)條般投入工作。他推行“雙國家隊”制度,紅藍兩隊激烈競爭,激發(fā)了一批年輕球員的潛能。
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上,李楠率領的紅隊奪冠,改革初見成效。隨后他又推動選秀制度改革,讓更多大學生和草根球員有機會踏上職業(yè)賽場。
同時推廣青少年籃球運動,成立姚基金,為中國籃球未來夯實基礎。然而,中國籃球積弊已久,問題遠比想象復雜。
2019年男籃世界杯,中國隊坐擁主場之利,卻被寄予厚望的同時遭遇沉重打擊——小組賽出局,直接無緣東京奧運會。
賽后發(fā)布會氣氛凝重,記者將最尖銳的問題拋向姚明,他坦然承擔所有責任。那一刻,他臉上的落寞與不甘,比任何一篇報道都更令人心痛。
此后亞洲杯、杭州亞運會接連失利,當記者追問責任歸屬,他苦笑回應:“辭職回家吧,反正上海離這也不遠。”
這句玩笑背后,是一位改革者未竟事業(yè)的深深遺憾。他清楚地知道,中國籃球的問題需要系統(tǒng)性變革,絕非換帥裁人就能解決。
卸下主席的重擔
人才體系、聯(lián)賽生態(tài)、教育融合等深層矛盾,已非一人之力所能撼動。因此面對現(xiàn)狀,姚明于2024年辭去中國籃協(xié)主席職務。
卸任后的他終于得以享受短暫的輕松時光,網(wǎng)友常偶遇他陪伴妻女出游,盡享家庭溫暖。
但他對籃球的熱情從未冷卻。作為人大代表,他呼吁加大體育科技投入,關注青少年成長環(huán)境,將希望寄托于下一代。
曾因壓力暴增體重至400斤的姚明也開始注重健康管理,減重后輪廓分明。公眾場合中,他依舊溫和友善,常半蹲配合合影。
人們談論姚明失敗時,或許忘了他本不必如此。其九年NBA生涯總收入超20億,退役后兩年商業(yè)代言即入賬12億。
他擁有北京、上海、休斯頓多處豪宅,價值近兩億,還有一輛專為其定制的奔馳座駕。他完全可以過上富足生活,指點江山,但他選擇了另一條路。
將中國男籃所有失敗歸咎于一人,本身就不公平。如今身份轉變,卸下主席職責,他仍在為中國籃球奔走。
他背負過的指責終將隨時間消散,而他為中國籃球打開的那扇窄門,或許正有曙光透出。
結語
他將原本屬于自己的代言資源轉向CBA,每年四億的資金注入,是他為中國籃球夢想付出的真實代價。他渴望用自己的力量改變籃球隊的困境。
從2017年起,七年籃協(xié)主席生涯,他嘗試了各種方法,但最終未能實現(xiàn)目標。2024年他選擇離開崗位,開啟人生新篇章,將重心更多放在家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