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來,全國多地出現用電高峰,國家能源集團充分發揮能源供應“壓艙石”作用,多地企業實現保供新突破。
截至7月14日,國家能源集團重慶公司年累計發電量達100.4億千瓦時,成功突破百億大關,同比增長2.4%,占區域“五大”發電量的31.7%,為重慶地區能源穩定供應提供有力保障,充分發揮能源供應“壓艙石”作用。
安全保障方面,該公司所屬重慶電廠2號機組較計劃提前完成檢修并網發電,實現修后即穩發、多發,成功克服線路檢修、極端天氣等不利因素影響,確保關鍵時段電力供應安全可靠。同時,多舉措保障機組“口糧”充足,存煤總量達98.67萬噸,平均可用32天,為迎峰度夏期間燃煤庫存和安全穩定運行提供了堅實保障。
此外,國能重慶公司加強電力現貨交易復盤與策略優化,動態調整報價策略,發電量進度超時間計劃2.3億千瓦時。
同日,在大西北的新疆,國家能源集團新疆電力年累計發電量達100.44億千瓦時,突破100億千瓦時大關,發電量同比增長8.1%,創歷史新高,持續為區域經濟發展和能源安全供應注入強勁動能。
國能新疆公司加強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建設,率先打通14項業務模塊的常態化應用,累計形成數據46萬余條,實現了生產管理數據在數智化平臺上“跑起來”,進一步提升了安全監察效能。各項生產指標均優于歷年同期,單日發電量屢創新高,充分發揮了能源供應“穩定器”和“壓艙石”作用。
在東南沿海的江蘇,7月15日,江蘇常州公司二期擴建工程機組正式投入商業運營,較計劃時間提前44天。項目投產后,江蘇常州公司總裝機達2260兆瓦,為區域能源供給提供重要電力保障。
近年來,隨著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進程加速推進,可再生能源裝機比例大幅提升,火電的托底保障和調峰調頻作用更加凸顯。常州公司二期擴建工程作為江蘇省首批“先立后改”清潔高效支撐性電源項目,憑借其穩定的出力特性、靈活的調節能力,能夠為電力保供和清潔能源消納注入強勁動能與關鍵支撐。
本次投產的3號機組,對標新一代煤電技術特征,在國內首次應用了全國產核電iDCS控制系統、首次使用了百萬機組高效供熱柔性回熱技術、首次集成了“多路分倉+儲能粉倉”技術、首次實現了百萬機組全工況自適應啟停、首次運用了“耦合熱泵回收閉冷水廢熱”技術、首次使用了機組全生命周期實時健康評估技術,實現了“六個首次”的創新集成。
二期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該公司年發電量將達到160億千瓦時,約占常州市全社會用電量的四分之一,憑借出色的經濟性,年均同比可節約標煤約1.5萬噸,可實現二氧化碳減排量約4萬噸,對優化區域能源結構、提高電力保供調峰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