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隨著國產品牌逐漸搶占傳統合資品牌的市場份額,燃油車時代所建立的車市固有格局正在被打破。
根據中汽協數據,2025年上半年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為927萬輛,市占率為68.5%,同比增長6.6個百分點。此消彼長,今年合資品牌乘用車雖積極采取“油電并進”,但目前仍未扭轉份額下降趨勢。
在這場電動化智能化的浪潮中,國產品牌則以更加穩健的表現立足市場,書寫了許多中國汽車工業的突破性時刻:新能源乘用車單月零售滲透率在2024年7月首破50%、2024年全年新能源汽車產銷突破1000萬輛等等。
2025年7月16日,又一個突破性的時刻出現,領克累計交付突破150萬臺,這是中國汽車破局高端的里程碑。市場數據更迭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領克用了8年多時間不斷努力向高端進階,去實現一次又一次更快的跨越。
顯然,僅從100萬交付邁向150萬這一臺階,領克儼然已經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且實現正向循環的方法論,其體系化造車的能力將在未來繼續兌現成長。而著眼于當下,對其深入剖析,會是探尋中國汽車工業發展脈絡的關鍵所在。
01
品牌逆勢生長
重塑中國汽車價值坐標系
在自主開荒拓土的燃油車時代,合資品牌在技術上占據主導,國產品牌嘗試通過模仿外觀和堆砌配置未能真正攻破合資品牌的護城河。
在這個時期,合資品牌的市占率快速提高,中國汽車消費規??焖傩纬?,也讓消費者在品牌和車型選擇上快速形成了較強的思維慣性,比如A級車市場的思域,B級車市場寶馬3系、奔馳C等,C級車市場寶馬X5等。
因此,當國產品牌和合資品牌在主流與高端市場的交界范圍內展開爭奪時,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激烈的“價格戰”。疊加汽車智能化下半場比拼加速,行業格局還未定,讓“卷價格搶市場”成為近年來行業的必選項,而這也容易讓消費者對品牌價值失去認同。
而領克取得150萬輛交付的“含金量”由此得到深刻體現,面對競爭激烈的市場,領克并沒有走出純粹的“以價換量”的路線,而是在產品品質與品牌價值層面實現了逆勢生長。
回顧2025年1-5月,根據乘聯會數據,全國乘用車的平均銷售價格為17萬元,相比2024年同期下降了0.7萬元,車市價格戰持續。而領克品牌加權均價在今年5月達到18.9萬元,超過了豐田、日產、大眾、本田等眾多合資企業。
具體而言,領克EM-P智能電混家族加權成交價超24.8萬,穩居高端插混市場前三。燃油車方面,比如領克03(超12.8萬)成交價超思域(11.4萬),領克06(超11.2萬)成交價超XR-V(10.55萬)且銷量也遠遠超越,要知道思域和XR-V均是合資緊湊型車的王牌產品。
可見,在銷量增長的基礎上,領克做到“量價齊升”,驗證了產品強大的市場競爭力。也讓外界看到領克的品牌韌性與溢價能力,不同于其他品牌陷入低價位競爭的泥潭,領克品牌如今已站穩所在的15-25萬元核心市場,并且用數據說明,其一直在樹立新的品牌價值標桿。
除了價格之外,“保值率”是新能源車用戶最關心的焦點之一,也是品牌價值是否收獲消費者和市場共同認可的最佳證明。
根據《2025年上半年中國汽車保值率研究報告》,領克品牌三年保值率為54.58%,共有9款車進入到榜單前十,位居中國汽車品牌前列,其中多款車型(領克03/07/09)分別在細分市場登頂保值率第一。
堅挺的高保值率,是品牌無形資產的“硬通貨”,折射出的是對產品可靠性與耐用性、品牌口碑、溢價能力和長期競爭力這些多維度的考量??梢?,市場對領克的認可源于品牌全方位的優勢,這些優勢共同反哺了資產價值。
領克真正做到了,引領市場對國產高端車的價值認可度提升,形成中國汽車品牌向上的范本。
02
領克的“上層建筑”:
市場與技術驅動
產業鏈高度協同
領克為何能夠在本田、大眾乃至BBA所覆蓋的市場“虎口拔牙”,突圍中國高端市場?筆者認為,首要的底層原因是領克做到了“市場邏輯”和“技術變革”雙重驅動。
領克構建起“燃油+插混+純電”這樣全面的產品陣容,幫助領克在市場需求愈發細分和多元化的趨勢下,抓住更為廣泛的消費群體。
性能是領克最為鮮明的標簽。以領克03為例,這一標簽清晰地體現在其產品力上:通過在外觀、動力參數、智能化水平與主動安全配置等細節方面建立差異化優勢,直接叫板合資品牌的同類運動轎車車型。
銷量超40萬輛,正是用戶對領克03的認可,也是其打破合資品牌的直接證明。領克開創了中國品牌的一個先河,之前還真沒有哪個國產品牌敢造一臺真正意義上的燃油性能車。
從市場角度看,這背后是領克洞察到產品顏值、操控與先進配置是年輕人購車的“最強驅動力”,從而精準滲透消費者心智。在年輕人成長為主流購車群體的當下,領克在該群體中建立品牌影響力,塑造出獨樹一幟的品牌形象。
而在插混市場,領克插混車型作為銷量增長主力,早已成為領克品牌價值的新名片。有一項數據很有說服力,在領克900的新增用戶中,80%為置換客群,其中30%來自BBA車主,足見領克能夠直擊圈層,對豪華品牌形成有效迭代。而2.0T Ultra版本主銷占比達64%,進一步驗證了品牌在35萬元價位段的高端市場獲得用戶的價值認同。
驍遙超級增混電池、持續迭代的EM-P智能電混系統等,拓寬了駕駛性能邊界;革新傳統大六座SUV座艙布局,滿足中國家庭三代人出行需求;三排納入整車安全核心防護,安全等級和前排齊平。
領克插混實現了技術代際跨越,這些技術創新打破BBA的“護城河”,更在國產品牌車型中建立了新的話語權,成為領克站穩高端市場的重要基石。
市場機構J.D.Power最新發布的研報顯示,2025年以來,插電混動車型用戶占比較2024年顯著上升了9個百分點,達41.5%。市場對混動技術的接受度呈現持續增強的趨勢,領克面向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進一步來看,邁向電動化、智能化時代,尤其自動駕駛、人工智能等技術將加速軟硬件技術迭代,汽車產業鏈和利益鏈重構,都會讓“品牌價值定義”發生轉變。
背靠吉利,領克能夠在架構、智駕、智艙等多方面持續進化,通過強大的技術體系和供應鏈體系賦能高端化,支撐領克根據自身戰略和市場需求確定技術路徑,高效部署、精準卡位市場,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掌握主動。
比如專為大型高端電混車打造,作為領克900技術底座的SPA Evo架構;手握LYNK OS N與LYNK Flyme Auto兩套智能座艙系統;整合集團優勢,應用千里浩瀚智能輔助駕駛H5/H7方案,城市/高速NOA領航駕駛輔助等功能已在多款車型普及。
在這樣一場國產品牌爭奪話語權的戰役里,新的競爭壁壘和品牌價值正在構建:從三電、車身、底盤等技術創新,到架構、操作系統等底層創新。
而領克正在成為那個比傳統車企更懂得品質、品牌,比造車新勢力更懂得進化與變革的中國高端品牌,150萬交付就是最重要的證明之一。
03
以用戶為導向
品牌無限成長的最大底氣
中國汽車產業的價值鏈正呈現出顯著的“微笑曲線”效應,以領克為代表的中國高端品牌正向“微笑曲線”的兩端轉移,收獲更多價值。一端,如上所述,注重創新與研發,這也是中國高端品牌搶占傳統合資品牌份額的底氣;另一端,是服務和品牌,對領克而言,以用戶為導向是一直在做的事情。
數據顯示,領克用戶的增換購比例超39%,新老用戶推薦比例達71%,足見領克擁有極高的用戶忠誠度,“用戶資產”沉淀出的價值也將會反哺到領克自身的品牌價值提升。
中國汽車有兩個品牌非常會和用戶打成一片,領克是其中之一。通過捕捉最年輕態用戶族群的生活方式,領克創新了獨特的Co客生態,一個融合Co:Club領克官方車主俱樂部、Co客領地、領克App、Co客大會等獨特的用戶生態體系。
和其他高調的品牌不同,領克的用戶運營是平等的、開放的,恰到好處的,創造出品牌與用戶之間全新的連接方式。
比如Co客理事會,由領克車主自己來選擇車主代表,把真實聲音傳遞給品牌,確保產品貼合真實需求,推動品牌成長的同時,用戶也成為最終受益者。值得注意的是,領克攜手車主來推動應急救護和AED普及,將守護生命安全延伸至全社會。通過創造情感共鳴,形成切實的公益行動和社會價值,最終品牌價值也得以全面躍升。
一位領克01車主,正是一名應急救援志愿者,也是紅十字/AHA/國際野外醫學等急救體系認證講師,榮獲過全國防汛救災先進個人,全國志愿服務先進典型。自2018年購入領克01以來,這輛車已陪伴該車主參與了數百次的救援任務,成功拯救并轉移了數千名群眾。
領克第150萬位領克車主,也是領克900 2.0T探索版車主,被譽為“中國野生動物攝影第一人”的奚志農。領克900在安全、做工、駕控這些硬實力,則真正去幫助他探索未知,為他和團隊完成使命提供堅實的保障。
可以看到,不同的車主讓領克的“車”的意義得到了不同方向的延伸,領克品牌的價值也隨之不斷延伸,不只是停留在技術、產品之于中國汽車工業的價值,還有之于責任、成長和社會的更深層意義。領克品牌走出了一條具有生命力、可持續增長的發展路徑,從而能夠跨越周期。
04
結語
不難發現,領克擁有的不僅是150萬輛交付的基本盤,還有在產品定義、智能化、供應鏈、用戶等多層面的“護城河”。領克的成長印證了一套方法論:在變革的時代,懂得用戶價值,堅守技術和產品初心。
150萬輛只是階段的里程碑,隨著Z10、Z20先后推出,領克在純電布局上完成了“0到1”,接下來還要繼續以全球化視野,開啟下一個150萬的飛躍,領克釋放出明確的企業發展“強周期”信號。
從整體發展質態看,經歷幾輪價格戰,汽車行業在政策調控下掀起“反內卷”浪潮,轉向技術競爭,智能化與全球化正成為競逐關鍵詞,政策預期將推動品牌加速出清。在這樣的分化過程中,領克有望繼續保持領先,為中國汽車工業書寫更多的傳奇。(全文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