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氣溫節節攀升,南京眾多制冰廠迎來生產銷售旺季,冰塊供不應求。7月15日午后,現代快報記者前往南京市江寧區一家制冰廠探訪,只見廠內工人忙碌不停。制冰廠負責人陳坤告訴記者,每年7、8、9月是最為繁忙之時,近期每日銷售量能達七八千塊。這些冰為何在戶外能保持一天不化?背后又是怎樣一群戰高溫的勞動者呢?跟隨快報鏡頭一同揭秘。
“冰”至如歸,蘇超賽場上的“凍”力加持
夏日炎炎,江蘇各地氣溫飆升至近40℃,整座城市仿若置身巨大蒸籠。在此酷熱之下,江蘇城市足球聯賽激戰正酣,各地比賽現場,一塊塊用于防暑降溫、在高溫下能保持一天且未化完的工業冰,成為一道獨特的清涼景致。
7月15日中午,記者來到南京市江寧區的一家制冰廠。前不久“蘇超”南京隊VS蘇州隊的比賽現場,放置的1萬塊冰塊用于球員和球迷防暑降溫,其中便有該廠生產的。長1米多、重達100斤的冰塊,使用時中午運過去,直至晚上比賽結束都還未化完,其中秘訣何在?
“其實并無特別秘密,冰塊本身就是普通自來水。”南京豐尚制冷機械有限公司負責人陳坤稱,只是工業冰的冷卻介質換為氯化鈉和氯化鈣溶液,且冷凍時間需達10至14個小時,如此制作出的冰在無風狀態下,可保持一天不化。
“冰火兩重天”,溫差近50℃的體力“烤”驗
據廠內溫度計顯示,當日室外溫度為37.3℃,地表溫度為44.1℃,冰塊表面溫度為0.4℃,工人們在搬運冰塊時,要面對溫差近50℃的體力“烤”驗。面對炎炎烈日,陳坤已帶領工人忙碌一上午,他們額頭布滿汗珠,順著臉頰不斷滑落,工作服早已被汗水濕透,緊緊貼在身上。
“最近冰塊需求量大,我們都在加班加點趕工,確保供給。”陳坤介紹,廠里現有12個制冰池,每個池子能同時冷凍400塊冰,需冷凍10至14個小時。他向記者展示手機畫面:“這里可實時監測冰塊狀態,凍好會有提示,隨后便可進行脫模裝車。”
通常,該廠生產的一塊成品工業冰重達100斤。“所以工人裝車既是體力活,也是技術活,得用巧勁,不能蠻干。”陳坤說,工人戴上手套,用手夾或鉗子,“一夾一提一甩”,再借助冰融化成水減少摩擦力,冰塊就能順利“上車”。
把握“高溫經濟”,工業市場冰塊需求旺
入夏以來,諸多行業用冰量激增。除供給體育中心外,陳坤公司生產的冰塊還供應給食品加工行業、物流配送業、其他制造業及服務業等。他告訴記者,每年7、8、9月都是廠里最忙的時候,近期每日銷售量能達七八千塊。
每日清晨,廠外便大車小車等候,生產的冰塊裝車運往各大水產、蔬菜、物流、車間等。有的用于肉類、蔬菜等食品保鮮;有的用于無法安裝空調的公司車間降溫;有的用于清理垃圾,防止蚊蟲滋生……
“我們還生產觀賞用冰,用于制作冰雕。”陳坤說,他們會依客戶需求制作,比如客戶需要透明冰,制作時就得不停往水中注入空氣;需要有色冰塊,便提前在水中加入食用色素。他笑笑,“看起來還挺像冰棒的。”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尹翼星/文 顧聞/攝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