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想象能超越現實世界本身嗎?
我覺得不可能。
再天馬行空的想象,都不過是現實的投射,一種你所知道的全部知識的有限認知。這種認知能在過去找到印證,也一定可以在未來成為現實。或者此時此刻,它就是現實本身。
比如,我們終其一生都想知道,我是誰?我從哪里來?
《西游記》中寫孫悟空是從石頭中孕育而出。“那座山正當頂上,有一塊仙石……內育仙胞,一日迸裂,產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化作一石猴,五官具備,四肢皆全。”
這構思放到距今400多年的明朝實屬玄妙,但經現代科學研究發現,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還真的與石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有一種觀點認為,生命的起源與小行星密切相關。
在太陽系形成初期,地球頻繁遭受小行星和彗星的撞擊。這些來自外太空的搗蛋鬼,攜帶著構成生命的關鍵物質。比如,組成脫氧核糖核酸(DNA)的核心材料,很可能就是在大約35億年前,通過隕石從太空抵達地球。
研究人員在對一些隕石進行分析時,發現了構成DNA的4種主要成分,這意味著在生命出現前,這些基本成分有可能就已搭乘隕石來到地球,為生命的誕生埋下了種子。
從另一個層面看,地球上的巖石在漫長的地質歷史時期,經歷了復雜的物理、化學變化。一些巖石中含有的礦物質和元素,為生命的起源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基礎。
就像孫悟空誕生的那塊仙石,吸收了天地靈氣、日月精華。從科學隱喻的角度理解,這或許象征著巖石在自然環境中,歷經歲月洗禮,逐漸具備了孕育生命的條件。
很有可能,地球最初的生命形態就誕生于海洋底部一個類似的“石胎”。
《西游記》還構建了一個龐大而復雜的世界體系,天界是各路神仙的居所,那里的時間和空間規則與人間大不相同,“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冥界則掌管著生死輪回,充滿神秘色彩。
用現代物理學中關于多維空間的理論去看,這未必不存在于現實中。
根據弦理論,宇宙可能存在十一個維度。在我們生活的三維空間之上,還存在著四維、五維乃至更高維度的空間。
想象一下,生活在二維平面世界的生物,它們只能感知到前后、左右兩個方向,對于三維世界的高度毫無概念。同樣,我們人類作為三維生物,對于高維世界的認知也極為有限。
在高維空間中,時間和空間的概念與我們所熟知的三維世界截然不同。
也許,《西游記》天界就處于四維或更高維度的世界中,神仙們擁有超越凡人的神通,能夠自由穿梭于不同維度之間,這在凡人眼中,便是神奇的法術。
當科學越發達,神話與現實的距離,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遙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