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挖本土廉潔文化富礦,體悟傳統精神的當代價值,7月7日,巢湖學院“尋廉巢湖,立德修身”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專程赴全國廉潔文化教育基地——合肥包公園,開展主題實踐活動。通過沉浸式參觀、互動體驗與專題研討,青年學子們近距離觸摸“包青天”印記,探尋包公“清正廉明、剛正不阿”精神內核在新時代的傳承與回響。
包公園作為紀念北宋名臣包拯的核心場所,包公祠、包公墓、清風閣等歷史遺存與廉潔文化展陳交相輝映。在包公祠內,“不持一硯歸”的清廉典故、“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的傳世家訓,無聲訴說著包拯鐵面無私、一心為民的為官品格。團隊成員跟隨講解,駐足于《鍘美案》《陳州放糧》等歷史場景復原前,凝神聆聽包拯彈劾權貴、執法如山的經典故事,深刻領悟“包公精神”中“公、廉、勤、明”的厚重內涵,感受穿越時空的精神震撼。
科技賦能:讓千年廉韻“活”起來
在清風閣廉潔文化展廳,現代科技手段賦予傳統精神全新表達,令學子們耳目一新。互動觸摸屏可隨時查閱歷代清官廉吏的嘉言懿行;VR虛擬現實技術讓參觀者“穿越”至古代縣衙,親身體驗包拯審案的威嚴場景;寓教于樂的“廉潔知識問答”游戲,則巧妙地將廉潔理念融入趣味互動。“原來廉潔教育可以如此生動直觀!”團隊成員們贊嘆不已,認為包公園通過創新展陳方式,有效打通了傳統廉潔文化與年輕一代的情感共鳴,讓嚴肅的廉政教育更具親和力和吸引力。
青年視角:傳統精神的當代啟迪
實踐活動中,團隊成員還與包公園文化研究專家進行了深度座談。雙方圍繞“‘包公精神’在當代社會治理、廉政建設中的現實意義”、“如何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傳統廉潔文化資源”等議題展開熱烈討論。青年學子們結合所見所聞所思,積極建言獻策,提出結合青年話語體系、開發新媒體產品、拓展沉浸式體驗場景等建議。
“這不僅是一次歷史的溯源,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賦能。”團隊成員們一致表示,包公園之行讓他們深刻感受到“包公精神”超越時代的永恒價值。包拯的清廉操守、為民情懷與擔當精神,為當代青年立身處世、砥礪品格提供了寶貴鏡鑒。據悉,團隊將整理此次實踐成果,制作融合包公故事、廉潔箴言與現代闡釋的宣傳手冊及新媒體產品,助力“包公精神”在新時代煥發更強感召力,推動廉潔理念厚植于青年心田,為建設風清氣正的社會生態貢獻青春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