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匾額,不僅是一份精美的書法珍品,更恰如時光琥珀,凝結著一座城市、一個時代的故事和風貌。
走進五一廣場旁的錦繡太原城樓,在城門頂端,字跡工整秀美的“錦繡太原”牌匾在陽光的照耀下璀璨奪目。匾文出自宋朝時期北方流傳甚廣的一句諺語:“花花真定府,錦繡太原城。”
原來,太原府城歷經宋代營建和明清擴建,崇墉(yōng)雉(zhì)堞(dié) ,壯麗甲天下,時稱“錦繡太原城”。明代文學家王世貞描繪太原城景:“太原城甚壯麗,二十五睥睨作一樓,神京所不如也?!?/p>
老字號歷來與牌匾有著天然的不解之緣,而老字號的牌匾也多出于名人之手。門楣上那一方方各具風采、古色古香的精美牌匾,或端莊秀麗,或雄渾古樸,無不令人駐足欣賞。迎澤老字號的牌匾不僅是一塊廣告牌,更是府城深厚文化底蘊的一部分。
“老香村”糕點店匾額由“華北第一支名筆”趙鐵山題寫,字體蒼勁俊美;“開明”照相館那飄逸灑脫的題字濃縮了近百年的歷史風云;“恒義誠”的金字招牌鐫刻著老太原那一抹清甜;“乾和祥”的琉璃匾兩旁,右書“龍團”,左書“鳳髓”,寓意此店既有貢品龍形團茶又有百姓喝的鳳形條茶;“書業誠”遒勁的正楷展現著“書無盡藏,誠以將事”的誠信之道;“太原面食店”則由著名書法家啟功先生親筆題寫,老舍先生更有贊譽“駝峰熊掌豈堪夸,貓耳撥魚實且華”……
“無雕不成屋,有刻斯為貴?!痹谏轿鞴沤ㄖ?,處處可見磚雕的風采。鐘樓街這條歷史悠久的街巷更是隨處可見磚雕藝術的浸潤。
正所謂“有圖必有意,有意必吉祥”,山西磚雕生動詮釋了中國傳統紋樣裝飾的文化基因。氈房巷內“百善圖”影壁用真草隸篆行不同字體書寫著“善”字,寓意“日行一善,日日行善,積善成德”,是書法意蘊俱佳的磚雕藝術珍品。
靴巷內的轉角,稍微留意便會發現,門楣之處,磚雕圖案精致細膩,或花卉綻放,或祥獸盤踞,仿佛在守護著一方寧靜與祥和;墻壁之上,將數百年的煙火故事凝固于咫尺青磚,如同一部部“立體的連環畫”,訴說著往昔的繁華與變遷。
時光倏爾,把流年砌進每寸雕花照壁里。青磚無語,卻承載著千年技藝的薪火,愈加煥發出永不褪色的光芒。
在迎澤的街頭巷尾,總有一些蒼翠古樸的身影默然矗立。它們用年輪鐫刻著光陰,以蓊郁訴說著歲月的故事,成為這座城市一張綠色的名片。
古樹名木,被譽為“綠色的國寶”“有生命的文物”。據最新普查數據,迎澤區現存古樹名木142株,70年以上樹木67株。它們是迎澤歷史“活”的見證,是連結古今的綠色根脈。
在“三晉名剎”崇善寺,大悲殿前西側的兩株二級古槐靜靜地佇立在殿前,它們聆聽過古人的低語,也見證著今人的企盼,默默守護著千年古剎的靜謐與安寧。
偶遇文廟內的側柏,當指尖觸碰到斑駁的樹皮,頗有“崔嵬枝干郊原古”之蒼勁感,它們盤虬的枝干纏繞著時間的痕跡,圈圈年輪里藏著比史書更鮮活的故事。
來到純陽宮二進院,槐柏合圍,冠如傘蓋,就在其旁,兩棵老干虬枝紫藤攀附而上,形成獨特的藤纏柏景致。待到花期,繁英婉垂,紫綠相間,香風拂面,妍麗可愛。
還有永祚寺內,大雄寶殿前的明代牡丹“紫霞仙”,這是我國現存唯一的明代牡丹,也是國內現存最古老的寺院牡丹。每年4月中下旬,雙塔牡丹群芳爭艷,呈現“花開時節動晉陽”的盛景。
古樹與古建相映成趣,共同編織著迎澤的生態網絡,也串聯起府城的自然與人文,記錄著那些刻在年輪里的光陰故事。
來源:迎澤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