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讀到了《鬼子來了》是楊奎松寫的,他把中國社會變遷用能看得懂的文字展現出來,作者的確是個大家。書中有不少灰色地帶的描述,這樣的情況存在于歷史的過程中,只是一般不被人注意到或裝作看不見。我也在思考怎樣既能明確寫出來,又不越線的辦法,作者在這里就處理的很好。以前看的不少歷史書是某年發生了什么事,再陳述事情的背景經過及影響等,但這本書卻不一樣。書中寫的也都是與中國進入現代社會中遇到的種種,即是宏偉的又是重要的事情,可書本上敘述的確是從身邊發生的變化開始說起。這本書是近期我讀到的最好的一本書,當然每個人喜歡的不一樣。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這是講心理診療過程。有個蛤蟆抑郁了,隨即找心理醫生咨詢,通過十次會談、治療,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心情指數從一開始的1.5狀況到最后的9。我讀這個書的那幾天心理有點事,心情低落就隨機開始了閱讀。這不書其實很早就在那里,但沒有去讀的。這是一本普及讀本,很容易就讀下去,但說實話,讀完了沒什么收獲。現在身邊有不少心理出現問題的人,甚至有時候我自己都覺得心理有問題。談到有問題意味著內心有那個所謂的正常狀況,應該怎樣的標準。韓國為了減少那些看心理醫生時的抗拒心理,說抑郁是心靈的感冒,就像身體的感冒嚴重了去看醫生一樣,心靈的感冒也同樣需要去看醫生。說實話,我不太相信心理醫生,缺乏完全的信任。想要修復社會這樣的信任危機,就得付出很大的代價。設計制度就是想要盡力減少人為因素的影響,可怎么到處讓人去找個關系?
《刀鋒》這本書與看心理醫生有類似的內容,也是講人生態度的問題,只不過是通過講述一些人的人生來講述。我認為這本書比看心理醫生好很多,更豐富的展現不同人的活法。通過讀書間接可以觀察作者所描述的書中的主人公——他、她們的選擇及那樣的選擇所帶來的結果。我們不知道現在自己所做的抉擇在將來引起怎樣的后果,可通過閱讀可以間接了解書中主人公在人生每個階段所做的選擇所引發的后果。
很多書讀完了又會被忘記,以上提及的書,發現過了幾天我已經忘的差不多。忘了就忘吧,也只能這樣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