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暴雨預警和實際降雨差距引發熱議。不少市民吐槽預警中的暴雨變成了零星小雨,氣象部門解釋稱天氣系統臨時改道導致降水減弱。未來三天遼寧仍將面臨強降水考驗。
氣象臺最新預報顯示,7月18日至20日全省將迎來新一輪強降雨過程。沈陽、大連、鞍山等地可能出現50-100毫米降水,局部地區可達150毫米。這輪降水與前期降雨區域可能重疊。
東南部地區累計降雨量已超100毫米,土壤含水量接近飽和,再次強降雨極易引發次生災害。
預警信號調整試點工作正在進行。丹東地區暴雨預警準確率已達88%,但其他地區仍存在預警范圍過大、針對性不強的問題。氣象部門正在推進分區域預警標準改革。
農民朋友要特別注意防范。當前正值玉米抽雄期,持續陰雨可能導致授粉不良。
建議抓住降雨間歇及時追肥,同時疏通田間排水溝渠。
城市居民也需提高警惕。
強降雨可能造成道路積水,建議避開低洼路段。地下車庫要提前做好防水措施,避免財產損失。"雷聲大雨點小"現象確實存在。
氣象專家表示,強對流天氣預測難度大,系統移動路徑的微小變化都會導致降水強度差異。但這不能成為放松警惕的理由。
數據顯示今年遼寧降水較常年偏多三成。
6月以來全省平均降水量達200毫米,部分農田出現漬害。
農業部門預計秋糧可能減產5%-8%。暴雨防御不能掉以輕心。
雖然近期預警與實際降水有出入,但極端天氣突發性強,必要的防范措施仍不可少。
建議市民持續關注最新天氣預報。
氣象服務精準度在提升。新建的雷達站和自動氣象站使短時強降水預警提前量增加到30分鐘,為防災減災爭取了寶貴時間。這場雨到底下不下得痛快?
讓我們拭目以待。但無論如何,做好防范總比事后補救強。您覺得氣象預警該不該"寧可信其有"?
歡迎留言討論。免責聲明:本文氣象數據來自權威部門,具體天氣情況以實時預報為準。
防范措施請根據當地實際情況調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