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2782塊磚到溫暖的家?(散文)
文/圖/悟喜(云南)
去年5月25日,我和姐姐租下一棟毛坯房,開始了真正的獨立生活。拆墻時錘子突然斷裂,搬磚時預算差點超支,裝修時遇到各種突發狀況。有一次我刷樓梯扶手,刷得像獅子臉一樣斑駁,后來返工重刷,直到滿意為止。每一件事,我都親力親為。
6月1日那天,下著毛毛雨,我獨自搬了2782塊磚。汗水混著雨水,剛開始還能聽見自己的喘氣聲,后來耳邊只剩下雨滴落下的細響。手指磨出三個水泡,卻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重量。那天也是兒童節,晚上回到家,我犒勞自己吃了一瓶親手做的杏子罐頭。
接下來的六個月,我和六個工人一起干活。上午和中午,我負責買菜做飯;下午,和他們一起搬磚、砌墻、刷漆。老張總說我做的涼拌菜好吃,老李說我做的豌豆粉好吃。在工地上,楊師傅教我怎么挑粗沙細沙、和水泥。每天忙碌,卻格外充實快樂。
如今一年多過去,毛坯房已煥然一新。墻面刷得雪白,木地板鋪得平整,水電也全部安裝完畢。看著這個親手打造的空間,心里滿是成就感。
回想在家的前20年,我從未真正吃過苦。爸爸媽媽、哥哥姐姐的百般呵護,讓我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甚至連一頓飯都沒做過。而現在,我不僅學會了碼磚、刷地坪漆這些體力活,更在生活的細節里找到了新的樂趣——揉面團時感受面粉的細膩,炒菜時掌握火候的微妙,腌制泡菜時等待時間帶來的風味變化。一針一線縫制鞋墊的專注,釀造玫瑰酒時的期待,這些曾經陌生的技能,如今都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這一年,我褪去了稚氣,磨出了繭子,也長出了堅韌。家不再是伸手即得的港灣,而是一磚一瓦親手筑起的歸宿。這段經歷讓我明白:生活從不會辜負認真對待它的人,每一滴汗水都會在某個時刻凝結成光。
未來的路或許還會有風雨,但我知道,自己已經擁有了在泥濘中種出花朵的能力。這棟房子見證的,不僅是空間的蛻變,更是一個靈魂的成長——從被呵護的幼苗,到能為自己和他人撐起一片綠蔭的梧桐。
作者簡介:悟喜?,寧夏西海固人,80后,棲居大理蒼洱間。素心種字,不諳世故只諳耕;閑拾棗花調墨,漫裁山風作信。曾赴金山教孩童識字,亦行鄉野扶貧,接過九星暮光。十三載公益路,而今筆墨寫天真,耕煙種霞。詩作散見《鄉村精短文學》、《作家地帶》等。
投稿須知:
平臺用稿無稿費, 投稿本平臺必須為首發原創作品,凡在其它媒體或網絡平臺上刊發過的作品請勿投稿。
1.投稿需先關注《鄉村精短文學》公眾號。
2.投稿微信號:13877397223
投稿郵箱:835853wmsh@163.com、1964392700@qq.com
3.投稿被平臺刊發且收到贊賞費7天后,贊賞費的80%發放給作者本人,其余20%用做平臺運營管理。(字數在300字以上的能申請“原創”標識的作品才可以獲得讀者贊賞費)
4.本平臺刊發的作品均為作者本人觀點,且侵權與否均與本平臺無關,如作品涉及侵權請聯系本平臺刪除。
凡投稿者均表示自愿接受并同意上述聲明,由此產生的一切責任均由投稿者承擔,本平臺不負其任何連帶責任。
本文由《鄉村精短文學》原創,歡迎長按下面二維碼圖片識別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