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長沙某醫院急診室門口,15歲的譚雅馨捏著父親的CT報告單,手指關節因為用力而發白,聲音帶著哭腔和難以置信的顫抖。然而,醫生接下來的話,像一盆冰水澆滅了女孩心中最后一絲幻想:“小姑娘,報告很清楚,你爸爸兩個腎都在,只是左腎因為長期喝酒有點萎縮了。”
一瞬間,那個在譚雅馨心中矗立了12年的“悲情英雄”父親形象,轟然倒塌。街坊鄰里傳頌了十幾年的“割腎救妻”的深情神話,竟是一場徹頭徹尾的謊言。
時間倒回幾十年前。在湖南長沙的農村,1969年出生的譚克軍,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他就是家中的“小太陽”。好吃的、好喝的,父母都緊著他;臟活累活,從來舍不得讓他沾手。這樣的環境,像溫床一樣,養成了譚克軍好吃懶做、缺乏擔當的性子,書沒念幾年,他就早早輟學,在社會上晃蕩。
到了該成家的年紀,譚克軍的“名聲”讓媒人見了都搖頭。哪個姑娘愿意嫁給一個游手好閑、沒個正形的人呢?父母急得團團轉,四處托人,好不容易才給他介紹了同樣出身農村的王松芹。兩人年紀都不小了,相親沒幾次,就匆匆領了證,結了婚。
婚后的日子,并沒有讓譚克軍“長大”。他依舊是那個甩手掌柜,家里的農活、瑣事,一股腦全丟給妻子王松芹。他自己呢,常常喝得醉醺醺回家,還要妻子伺候。直到后來,他們有了兩個孩子——一個兒子,一個女兒??粗秽淮傅膬号?,譚克軍似乎才稍微意識到一點“父親”的責任。
為了養家糊口,夫妻倆一起離開了農村,來到長沙城里的建筑工地打工。
工地上的活兒有多累,干過的人都知道。王松芹生完兩個孩子后,身體本就虛弱,白天在工地上搬磚扛水泥,累得腰都直不起來,晚上回到簡陋的出租屋,還得照顧兩個孩子和那個常常醉得不省人事的丈夫。頭暈、眼花成了常事,可她舍不得花錢去醫院看,總是隨便買點最便宜的藥片對付過去。
2009年8月的一天,意外毫無征兆地降臨。王松芹在工地上突然暈倒,被緊急送往醫院。然而,這一次,她沒能再醒過來。醫生給出的診斷冰冷而直接:腦出血。
就在所有工友沉浸在悲痛和震驚中時,譚克軍突然捶胸頓足,聲淚俱下地喊道:“醫生說要換腎才能救命啊!割我的!把我的腎割給她!只要能救松芹,我什么都愿意給!”
這石破天驚的“犧牲宣言”,瞬間在工友間炸開了鍋。雖然王松芹最終沒能救回來,但“譚克軍為了救妻,甘愿割腎”的故事,卻像長了翅膀一樣,迅速在街坊鄰居、工友圈子里流傳開來。一個“深情丈夫”的形象,就此誕生。
妻子走了,留下兩個孩子。譚克軍仿佛一夜之間找到了新的“生存之道”。他逢人便說,說得情真意切,涕淚橫流:“都是為了救她,我才少了一個腎啊……這身體,算是垮了……” 這出苦情戲,效果出奇地好。工友們同情他,紛紛掏錢接濟;工地老板也被感動了,覺得他“舍身救妻”是個重情重義的人,不僅給他漲了工資,還特意把他調到了最輕松、最不費力的崗位上。
就這樣,一個精心編織的謊言,竟然成了譚克軍后半生不勞而獲、博取同情與便利的“通行證”。
光環之下,那個破碎的家,真實情況卻令人心酸。譚克軍并沒有因為“失去一個腎”而珍惜身體,反而變本加厲地酗酒。對兩個孩子,他幾乎不聞不問。生活的重擔,早早地壓在了大兒子譚斌稚嫩的肩膀上。才13歲,譚斌就不得不輟學,外出打工。瘦小的身影穿梭在城市的角落,每個月拿到微薄的工資,他都雷打不動地寄回家,養著年幼的妹妹和那個終日醉醺醺的父親。
小女兒譚雅馨,則在“英雄父親”的光環下長大。她一直相信,父親身體不好,都是因為當年割腎救母留下的病根。小小年紀的她,默默承擔起了照顧父親日常起居的責任,在她心里,父親雖然愛喝酒,但他是為媽媽付出過巨大犧牲的英雄。
日子就這樣在謊言和酒精中滑過了12年。2021年8月,常年酗酒的譚克軍終于扛不住了,在家突然暈倒,不省人事。15歲的譚雅馨嚇壞了,手忙腳亂地撥打了120。在救護車上,她哭著哀求醫護人員:“求你們救救我爸爸!他身體很差的,當年為了救媽媽,他少了一個腎!”
譚克軍被緊急送往醫院。當他從昏迷中醒來,得知要做詳細檢查時,卻表現得異??咕埽阑畈豢吓浜稀T谂畠鹤T雅馨的苦苦哀求、哭訴“爸爸你要檢查身體啊”,以及醫生的耐心勸說下,她才極不情愿地躺上了檢查臺。
結果可想而知,那張清晰的CT片,像一把無情的利刃,瞬間戳穿了維持了12年的謊言泡沫——譚克軍的兩顆腎臟,完好無損地待在它們應該在的位置上。唯一的損傷,是長期酗酒導致的左腎萎縮。
醫生進一步追溯當年的病史,真相更加殘酷:王松芹當年的死因是腦出血,根本不需要換腎!所謂的“割腎救妻”,從頭到尾就是譚克軍為了逃避喪妻的現實痛苦,更為了博取同情而精心編造的彌天大謊!
這謊言騙了鄰居12年,騙了工友12年,更深深欺騙了把父親當作精神支柱和英雄來崇拜的親生女兒譚雅馨整整12年!當醫生把殘酷的真相擺在她面前時,女孩的世界瞬間一片黑暗。那份報告單,輕飄飄的紙,此刻卻重如千鈞,壓碎了她所有的信仰和驕傲。原來她細心照料、引以為豪的父親,竟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子。
最讓人感慨萬千的,并非謊言本身被戳穿,而是謊言崩塌之后,譚斌和譚雅馨這對兄妹的選擇。即便看清了父親自私懦弱的真面目,被傷透了心,他們最終還是沒有選擇拋棄。大兒子譚斌依舊承擔著經濟責任,女兒譚雅馨在經歷了最初的震驚、憤怒和失望后,依然選擇了照顧病床上的父親。
生活中,我們都渴望真誠以待,渴望身邊人是值得信賴的依靠??煽傆行┤耍褡T克軍一樣,習慣于用謊言編織虛假的外殼,寄生在他人的同情與善意之上,逃避自己應盡的責任。
但時間是最公正的法官,真相是謊言無法逾越的高墻。再精巧的偽裝,也敵不過一張樸素的醫學影像,更經不起歲月無聲的淘洗,與其耗費心力在虛構的幻夢中扮演角色,不如腳踏實地,扛起肩頭那份該有的擔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