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毒太陽……不光咱們釣魚人遭罪,手里的家伙事兒也跟著遭殃。今兒就給大伙兒扒一扒,高溫天哪些釣具最容易歇菜,提前做好防護,別讓裝備折在夏天!
盛夏釣魚處處是坑
這幾年,高溫天早就成了家常便飯
現在夏天,35℃都是小菜,有的地方直接飆到40℃!這種天出去釣魚,簡直是拿命搏。我之前就試過39度大太陽釣雷魚,差點當場中暑暈過去,真不是鬧著玩的!
高溫對釣具傷害老大了
高溫不光烤人,對釣具也是暴擊!尤其把裝備扔車里,或者擱在水泥地、瀝青地上暴曬,那簡直是給裝備判死刑。
軟蟲暴曬會化掉?高溫天放車里=報廢
高溫能把軟蟲曬成橡皮泥
軟蟲耐熱性看材質,但那些本身就軟趴趴的款,放車里一天或者丟船甲板上,直接軟成一灘泥!極端情況甚至會融化——車里、水泥地、船甲板這些地方夏天能超過50℃,千萬別放!
太陽直射久了還會褪色
軟蟲不光會被曬軟,紫外線還能把顏色曬掉!夏天存軟蟲記住:遠離高溫,躲開直射陽光,不然新買的餌沒下幾次水就成“褪色款”了。
也有釣友故意加熱讓軟蟲更Q彈
這是老司機的騷操作——給軟蟲或青蛙餌加熱,讓它更軟更黏魚嘴。我自己就試過把雷魚用的青蛙餌泡70℃溫水里軟化,效果確實拔群!不過這招有風險,失敗了餌會變形,大伙兒掂量著來~
硬餌曬久了會爆殼!背部裂縫太常見
熱脹冷縮能把硬餌撐裂
多數硬餌是中空塑料殼,太陽一曬里面空氣膨脹,接縫處直接裂開!而且高溫+紫外線雙重打擊,餌身涂層會老化,顏色也會曬掉。雖說不影響用,但看著褪色開裂的餌,總覺得差點意思……
船甲板、車里千萬別亂放
說多了都是淚!夏天在船上釣魚,早上把水面系硬餌放甲板上,傍晚退潮想再用,拿起來一看——“我去!背部裂了!”這種事我碰過好幾次。車里儀表盤也一樣危險,別隨手一扔就去釣點,回來可能就發現餌廢了。
洗完別暴曬!越曬越脆
海釣完洗硬餌,千萬別大太陽底下曬!看著干得快,其實曬久了餌身會變脆。尤其是把餌箱放高溫的水泥地、瀝青地上,幾分鐘就能讓硬餌接縫開裂,血的教訓!
紡車輪夏天最嬌氣!潤滑油都能曬漏
留神潤滑油和潤滑脂曬化漏出來
夏天對紡車輪簡直是酷刑!高溫會讓潤滑油變稀漏出來,潤滑脂也容易干,搖起來就會澀澀的。所以夏天得多保養,別等輪子卡殼了才后悔!
海水腐蝕也更兇
不光魚線,魚護也怕夏天的海水!高溫下海水蒸發快,鹽分結晶在魚護框架和連接處,特容易生銹腐蝕。每次用完記得用淡水沖干凈,別讓鹽漬過夜!
釣竿雖然扛熱,但接口容易卡死!
碳纖維、玻璃纖維耐熱性還行
現在的碳素竿、玻璃纖維竿,比輪子和塑料餌扛熱多了。但也別作死——別放太陽底下直曬,更別扔車里悶烤,找個陰涼地兒放著準沒錯。
插接竿高溫下容易漲死,千萬別硬拔
夏天最煩的就是插接竿接口漲死!熱脹冷縮一搞,兩節竿子直接粘住。這時候千萬別硬擰硬拔,拿冰塊敷一敷,冷卻后再慢慢拔,硬來準斷竿!
卡死了別上潤滑油!教你正確解鎖姿勢
接口卡死不光是熱的鍋,鹽蝕也會導致黏住。夏天如果竿子天天用,鹽分積累多了就容易卡。懷疑鹽蝕的話,用40~45℃溫水泡接口幾分鐘,拿廚房紙包著放5分鐘,再用冷水或冰塊降溫,一般就能拔開。要是還不行,可能是進水了,趕緊送漁具店,別自己瞎折騰!重點:千萬別往接口涂潤滑油!水+油會讓卡箍徹底報廢!
自動充氣救生衣放車里?小心自己炸開!
高溫高濕環境千萬別存救生衣
夏天把自動充氣救生衣扔車里,搞不好會自己炸開!我之前就犯過傻——釣魚回來濕鞋子、濕繩子直接扔車里,沒及時拿出來,車里又悶又潮,結果救生衣自己充氣了,悔得腸子都青了。不過還好,救生衣炸了換個氣瓶還能用,別直接扔了浪費錢。
釣具別長期扔車里,既毀裝備又招賊
夏天車里溫度有多恐怖?白色車平均47℃,黑色車直接51℃,儀表盤能到70℃!別說釣具了,塑料瓶都能曬變形。而且從防盜角度,釣具放車里也不安全,千萬別圖省事長期放著。
非放車里不可的話,記得用遮陽板,車窗留條3厘米的縫,能降5~7℃,聊勝于無吧!
高溫天釣具保命指南總結
今兒把高溫天釣具的“死穴”都給大伙兒點透了——軟蟲怕曬化、硬餌怕爆殼、輪子怕漏油、釣竿怕卡死、救生衣怕自爆……想讓裝備用得久,防曬防高溫是夏天必修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