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7
本文字數:1611,閱讀時長大約3分鐘
作者 |一財評論員
公平競爭是市場良序的靈魂。
15日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表示,近期部分平臺發起的即時零售價格補貼大戰,不僅擾亂市場公平競爭秩序,更導致實體商家正常經營受挑戰、商品品質縮水、服務標準下降、商家利潤承壓等連鎖反應,嚴重威脅行業可持續發展根基,為守護市場公平、保障消費權益、推動行業回歸價值競爭本源,向全體會員及相關企業發出規范低價補貼競爭行為,維護市場公平秩序等倡議。
無獨有偶,15日,遵義市紅花崗區餐飲行業商會發布《關于呼吁外賣平臺停止“內卷式”補貼和不正當競爭的倡議書》,表示美團、淘寶閃購等近日發起的極端補貼行為,挑動低于成本價的惡性價格戰,已造成本區大量餐飲企業經營陷入“不參與則無流量,參與則破產虧損”的惡性循環。不過,這份倡議書顯示已被發布者刪除。
近段時間以來,外賣補貼大戰如火如荼,外賣訂單大增,騎手滿負荷工作,消費者享受了實惠,很多商家也開拓了市場。
有人歡喜有人憂。行業協會和商會倡議的出發點是護衛市場公平競爭秩序,促進行業和市場健康發展,反對任何不正當競爭行為。為此,若部分平臺出現實施“二選一”、限制競爭、先漲價后補貼、虛構原價等壟斷行為和不正當競爭行為,市場監管部門要及時跟進和查證,讓不正當競爭行為無處遁形。
同樣,若外賣補貼大戰導致商品品質縮水、服務標準下降等消費者侵權行為,則屬商家違規違法行為。協會和商會應對此進行強烈譴責,并對相關企業展開自律調查。若超越自身管理權限的,協會和商會應向市場監管部門移交相關證據,讓這種消費者侵權行為一樣無處遁形。
不過,商家參與外賣補貼活動與否的損益核算是一個復雜的決策,若無法得到外賣補貼活動與商家困境在邏輯上的排他性因果鏈,就要謹慎得出外賣補貼是“內卷式”競爭的結論。
當前“反內卷”正在成為自上而下的共識,但必須指出的是,并非所有價格戰和補貼活動都是“內卷”。事實上,科技進步、行業發展都伴隨價格親民,更確切地說從商業和行業的生命周期角度看,物美價廉是行業從成長到成熟的標尺,在正常市場競爭中,價格戰是市場優勝劣汰的必經之路。
顯然,甄別正常市場競爭與“內卷式”惡性競爭,是當前既堅定“反內卷”立場,又為市場正常競爭提供良序土壤的當務之急。
基于法經濟學的經濟社會成本最小化的原則,區別“內卷式”惡性競爭與正常市場競爭的一個重點,就是看參與具體商業活動的所有當事人中,是否存在受損者和侵權行為等。如果出現參與主體受損,這樣的商業行為就具有“內卷式”惡性競爭的嫌疑;如果不存在受損者,那么就是正常的市場競爭,應受到法律的保護。
市場正常競爭的效果是所有參與者的福利都得到改善,因此在當前反內卷已然成為自上而下的廣泛共識的背景下,有效識別和保護正常市場競爭行為也非常重要。保護好正常市場競爭,也就是護航市場優勝劣汰的機制,是護衛經濟向上向善的火種。
市場公平是一個易碎品。這要求反內卷始終要堅持法治化原則,嚴格基于《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真正堅守依法行權、權在法下的底線思維,讓法治成為市場公平競爭的護身符。
當然,有效護衛市場公平競爭,不僅要強化監管部門依法行權,而且要盡快完善市場自律自治,在消費市場引入集體訴訟制度、辯方舉證制度,及爭議和解制度等,提升消費者在消費博弈中的對稱博弈能力,唯有消費者能在消費場景中擁有更多維權渠道捍衛自身合法權益,擁有制衡交易對手的能力,市場競爭才能孕育出真正的公平共識,反內卷才能真正與市場公平競爭并行不悖。
明法者強,慢法者弱。公平競爭是市場的靈魂,堅決打擊“內卷式”惡性競爭,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秩序,最終倚重的是法治,將內卷與公平競爭區分開來,以營造交易增進所有人福祉的制度環境。唯有如此,市場才能形成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良序,反內卷才會真正增進市場的公平競爭。
微信編輯| 七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