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工信部發布了首批“傳統優勢食品產區和地方特色食品產業重點培育名單”,從28個省區選出了39個重點培育對象。
盡管擁有源遠流長、豐富多樣的美食傳統,同時也是全球食品工業第一大國,但在對傳統飲食文化的產業化發掘上,中國過去僅僅停留在認定“中華老字號”的層面。
如今以“產區”和“產業”為指向的政策出臺,為傳統飲食發展方向提供了精準指引。在這波國家推動傳統飲食產業升級的明確信號下,傳統飲食勢必朝著更多元、更創新、更具活力的方向邁進。
事實上,其中一個賽道早在國家政策發布之前,就已經有了爆火的苗頭。
首先問一下自己,平時是否有這樣的感覺:
明明前一晚睡夠了八個小時,白天卻還是精神不振、嗜睡乏力,像被抽走了全身力氣;
照鏡子時總發現面部油光锃亮,哪怕剛洗過臉沒多久,毛孔里的油脂就爭先恐后地冒出來;
按照科學計劃努力節食、堅持運動,體重秤上的數字卻紋絲不動,脂肪像塊頑固的膏藥牢牢粘在身上;
上廁所時總遇到大便粘稠、粘在馬桶壁上沖不凈的尷尬;
換季時別人稍不注意就感冒,自己也成了 “易感人群”;
稍累一點就渾身酸痛,代謝慢得像生銹的齒輪;
如果你中了其中兩條以上,那要好好想想,是不是被 “濕氣” 悄悄纏上了。
中醫認為,“濕氣” 是人體內一種具有重濁、黏滯、趨下特性的陰邪,又分為 “外濕” 和 “內濕”。外濕源于自然界的潮濕之氣,如陰雨連綿的季節、潮濕的環境。內濕則是人體運化功能失調的產物。
中醫認為 “脾主運化”,若脾胃虛弱,水谷精微無法正常轉化,就會生成多余的水濕,滯留在體內形成濕氣。這兩種濕氣往往相互勾結,外濕會加重內濕,內濕也會讓身體更易受外濕侵襲,就像潮濕的木頭既容易吸引霉菌,自身也會慢慢腐爛一樣。
上面列出的種種表現,就和這些濕氣密切相關。
而在不斷催生內濕、招引外濕的,是3種與當下時代特征緊密相關的生活方式:
一是空調房里的久坐生活。低溫環境下,人體毛孔收縮,一方面阻礙出汗排濕,一方面使得寒氣極易通過裸露的肩頸、膝蓋、腳踝等欠缺脂肪肌肉的關節部位侵入。寒主收引,寒邪入侵便會導致氣血運行不暢,濕氣便容易淤積。
二是高油高糖的飲食慣性。炸雞奶茶、蛋糕甜點、紅油火鍋…… 高糖高油的飲食導致脾胃負擔逐步累積。脾胃作為身體的 “除濕機”,長期被油膩甜堵塞,運化功能逐漸減弱,濕氣自然在體內越積越多。
三是熬夜高壓的生活節奏。長期睡眠不足打亂了身體的陰陽平衡,就像持續運轉的機器忘了保養,身體的代謝系統慢慢失靈,免疫力跟著下降,濕氣便趁機在疲憊的身體里 “安營扎寨”。
空調房的禁錮、高油高糖的誘惑、熬夜高壓的裹挾,這三重時代誘因像三只無形的手,把現代人推向 “濕氣纏身” 的困境。
根據《2023中國都市人群亞健康白皮書》,約78%的都市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濕氣困擾。
當這些癥狀從偶爾出現變成常態,不僅拉低生活質量,更會悄悄透支健康 —— 濕氣不除,身體就像泡在水里的木頭,慢慢變得沉重、遲鈍。也正因如此,“祛濕” 早已不是可有可無的養生選項,而是刻不容緩的健康剛需。
這直接催生了一個火爆的賽道
——中式養生水。
中華傳統食療文化已經近千年,紅豆、薏米、枸杞、紅棗、綠豆、菊花、大麥等既是傳統食材,又具備一定藥用價值的食藥物質(藥食同源),在我國有著龐大的食用基礎。
隨著健康意識的提升,消費者對健康飲食的日益關注,傳統中醫的“藥食同源”理念逐漸深入人心,和現代養生需求一結合,中式養生水應運而生。
尤其是2023年之后,在冷泡茶、氣泡水等市場越發內卷的情況下,元氣森林等新茶飲頭部企業盯上了中式養生水這片空白,帶動新品牌成批出現。
2022年之前5年間僅有4個品牌布局中式養生水,而2023年1年間就有5個品牌入局,2024年更是有至少10個新玩家加入,越來越多的行業參與者證明了行業熱度。
也是在這短短1年間,中國中式養生水的市場規模從1億元飆升至4.5億元,增長超350%。
從具體偏好來看,中式養生水被消費者青睞,核心原因是其減肥祛濕和補血等功效,據調研數據表明,有65.5%的消費者因減肥祛濕、補血等功效購買中式養生水。
另外原因還包括配料干凈、無多余添加,因為無糖健康和配料(表)干凈選擇購買中式養生水的比例分別達到58.4%和37.8%。
總體而言,在消費者對健康生活的迫切追求和中式養生水自身魅力有機結合下,中式養生水的市場前景無比廣闊。
前瞻產業研究院《2024年中國中式養生水行業發展趨勢洞察報告》測算,預計2024年至2028年的五年內復合增速將超過88%,到2028年市場規模有望超過100億元,成為新茶飲乃至整個消費產業的最強增長點。
然而,在這蓬勃發展的態勢下,中式養生水市場也逐漸顯露出一些問題。一方面是嚴重的同質化現象,市面上不少產品都離不開紅豆、薏米、枸杞等常見食材,消費者在選擇時難免會感到審美疲勞,難以找到真正有特色的產品。
另一方面,部分養生水為了追求功效,忽略了口感,味道即便說不上難喝,但是也帶有原始食材的生澀味,讓很多人在堅持飲用的道路上望而卻步,難以形成長期的消費習慣。
為此,各大品牌近年來開始將目光投向更廣闊的傳統配方寶庫和地域特色食材,試圖從中尋找突破,打造出獨具特色,既有用又好喝的新產品。
老金磨方的五指毛桃茯苓茶,就是這樣一款新產品,完美避開了之前產品的問題,為中式養生水市場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活力。
(插入產品鏈接)
首先,它功效好。五指毛桃茯苓茶來源于深諳祛濕養生之道的廣東,五指毛桃是嶺南特有珍貴食材,被稱為“南方人參”,具有健脾補肺、行氣利濕的功效;茯苓則是公認的祛濕良藥,能健脾寧心、利水滲濕。強強聯合,能夠深有效去除體內濕氣。
除此之外,配方中還有薏苡仁、赤小豆、芡實、大麥、紅豆、橘皮、苦蕎麥、梔子、甘草等健脾利濕、理氣活血、瀉火除煩、固腎澀精的食材。
其次,它好喝。五指毛桃作為廣東食補最典型的食材,最大的特色就是自帶一種獨特椰香,熬煮或萃取后香氣四溢,入口甘香清爽,與茯苓的溫和味道相互融合,讓人在享受美味的同時,輕松開啟養生之旅,再也不用為了健康而勉強自己喝下難以下咽的飲品。
最后,它配方干凈。這款五指毛桃茯苓茶堅持采用純天然的五指毛桃和茯苓等食材作為原料,不添加任何香精、色素、防腐劑等有害物質。每一口都是食材最本真的味道,讓消費者喝得放心、喝得安心,真正做到了在享受健康的同時,沒有后顧之憂。
此外,這款五指毛桃茯苓茶在飲用便捷性上也頗具優勢。它采用獨立茶包設計,無需復雜的準備工序,無論是居家休閑,還是辦公間隙,亦或是外出途中,都能輕松沖泡。
更值得一提的是,其適配多種飲用場景,熱泡2-3分鐘,冷泡10分鐘,即可獲得一杯清爽解渴的養生茶,口感甘冽,沁人心脾,讓養生變得簡單易行。反復沖泡多次后,茶湯依然保有食材的本真風味和營養成分。
易泡又耐泡,完美契合了現代人快節奏的生活方式。
當 “健康” 成為現代人生活的核心關鍵詞,養生早已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專屬課題,而是滲透到各個年齡段的日常選擇中。隨著消費者對食材本真價值的重視、對個性化健康需求的覺醒,那些兼具功效性、便捷性與風味感的產品,必將在市場中占據更重要的位置。
如果你也在為找不到一款合適的養生水而煩惱,那么這款五指毛桃茯苓茶絕對值得一試,它將為你帶來全新的健康飲品體驗。
微信搜索小程序*【前瞻研選】,開啟品質消費之旅,讓每一次選購都成為對美好生活的投資,一同感受優質產品與理性消費良性循環的魅力!
前瞻經濟學人APP 產業觀察組
更多行業研究分析詳見:
【1】《2024年中國中式養生水行業發展趨勢洞察報告》,前瞻產業研究院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大數據、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