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京報消息,日本防衛省2025年版《防衛白皮書》將中國定義為“前所未有的最大戰略挑戰”,中方外交部已提出嚴正交涉。這份白皮書聲稱中國在臺海周邊和南海的軍事活動影響日本安全,還臆測中國可能通過“灰色地帶”軍事行動實現統一。但中日建交的基礎是日本承認臺島是中國領土,如今對中國內政說三道四,難免讓人懷疑其想動搖兩國關系根基。
巖屋毅(資料圖)
中國發展軍事力量,核心是防止歷史重演。當年日本侵華的傷痛刻骨銘心,中國軍隊在領土周邊活動完全正當。而日本近期在東海動作不斷,7月9日和10日,其YS-11EB電子偵察機兩次闖入中國東海防空識別區,中國空軍飛豹戰斗轟炸機隨即攔截。兩次對峙時,雙方最近距離僅30至60米,分別持續15分鐘和10分鐘。日本倒打一耙稱中國軍機“異常接近”,可若其偵察機沒有越界,怎會引發這樣的交鋒?
要知道,這種電子偵察機的任務就是搜集中國軍事信息,本身就是對中國主權的侵犯。日本一邊派機偵察,一邊在白皮書中抹黑中國,態度十分矛盾。在臺灣問題上更是如此,日本外相巖屋毅雖與王毅會面時表示反對“臺獨”、支持一個中國政策,但日本政界不少人頻繁與臺灣地區互動,甚至喊出“臺灣地區有事就是日本有事”。這種口頭一套、行動一套的做法,實在難以讓人信服。
日本防衛相中谷元(資料圖)
日本當下的處境其實并不輕松。美國要對日本出口商品加征25%關稅,還要求日本購買美國大米和汽車。若關稅落地,日本經濟或下降0.85%,為美國大企業提供零部件的日本公司可能因價格優勢喪失而失去訂單。購買美國大米會觸怒擁有近千萬會員的日本農協,該組織在日本政界影響力極大,石破茂政府根本不敢得罪。汽車產業更是日本經濟支柱,占制造業總產值近20%,提供近600萬就業崗位,若被迫購買美國汽車,本國產業將遭受重創。
在這樣的困境下,日本本應專注解決自身問題,卻將精力放在針對中國上。中國一直支持中日韓自貿區建設,也在有條件恢復進口日本水產品后,考慮恢復日本牛肉進口,釋放出合作善意。但日本不僅無視,反而在白皮書中無端指責中國。今年是二戰結束80周年,日本若真如巖屋毅所說“認真對待歷史”,就該明白和平發展的重要性。有觀點認為,可邀請日本首相石破茂參加中國9月3日的閱兵活動。讓他直觀感受中國實力,認清兩國差距。提醒其銘記歷史,不再重蹈覆轍。
石破茂和特朗普(資料圖)
讓他明白與中國合作才是解決日本當下難題的正道。日本現在的做法如同玩火。面對美國的壓力無計可施,卻想通過挑釁中國轉移視線。但中國絕不會容忍主權被侵犯,東海的攔截行動已經表明態度。如果日本繼續執迷不悟,繼續在涉臺、涉海等問題上挑釁,只會引火燒身。是選擇與中國合作,走上互利共贏的道路,還是繼續錯誤行徑,最終自食惡果,日本需要做出正確的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