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消息(通訊員 田敏 報道)為培養孩子的環保理念,增強孩子對世界的認知,帶領孩子領略地球的多樣風貌,深入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意義,2025年7月9日,武昌理工學院人工智能學院“智能之光”志愿服務隊于黃梅縣大河鎮太山村開展了一場生動有趣的“探索地球之美,播種環保意識”特色課程。
課堂伊始,田敏老師以身邊的本地特色景觀為切入點,通過展示圖片和提問互動,讓孩子們關注到身邊環境的美好。課堂以由近及遠的方式講述地球知識:從熟悉的家鄉景象,到地圖上的地理位置,再到地球的整體樣貌,一步步引導孩子們走進地球的世界。在介紹地球是球體這一科學事實時,課堂重點展示了直觀的驗證方法。通過播放海上航船觀測視頻和地球儀與小船模型模擬實驗,孩子們清晰地看到了船身先消失、桅桿后消失的現象。“原來地球真的是圓的!”一位小朋友驚訝地說道。
隨后,田老師讓孩子們了解地球的海陸分布,當聽到海洋面積遠大于陸地面積時,現場響起一片驚嘆聲,探索的興趣瞬間高漲。這場奇妙的地球探索之旅,讓抽象的地理知識變成了生動有趣的發現過程。在“畫出你眼中的地球”活動環節,孩子們積極參與,在創作中融入了自己對地球的理解和想象。而結合地球知識的環保小問答更是引發思考,有孩子表示:“這些問題讓我知道了保護地球原來有這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最吸引人的環節是地球多樣景觀的解讀,從廣袤的藍色海洋,到巍峨的高山,每一種景觀都有著獨特的形成原因和生態意義。這些景觀不僅是地球的一部分,更是生命的家園。
“這次課堂不僅讓我了解了地球的知識,更讓我明白了要好好保護地球。”一位孩子在活動結束后表示。許多家長也反饋,這樣的活動既增長見識又富有教育意義,是給孩子普及地理和環保知識的好機會。
這次活動最打動人心的不是枯燥的概念和原理,而是那些鮮活的地球故事和環保理念的傳遞。當一位小朋友指著自己畫中的綠色森林說“我要保護好樹木”時,或許這就是環保意識萌芽的樣子。地球不僅是我們生活的家園,更是需要共同守護的生命共同體,而這堂課,正是對這種理念的最好詮釋。(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