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夏天,以阿里、美團、京東為核心的即時零售競爭如火如荼,一場"史詩級補貼大戰"正在激烈上演,預計未來一年內向市場投放超過1000億元的補貼。最新數據顯示,美團即時零售日訂單量達1.5億,淘寶閃購達8000萬。
對此,網經社發起“阿里猛攻、美團堅守、京東拓疆,2025電商‘三巨頭’干億補貼押寶即時零售”大型主題策劃,發布《2025年電商“三巨頭”押寶即時零售全景分析報告》,組織了18業內專家、投資人、律師、高校教授、分析師,全方位解讀此次電商“世紀大戰”!
互聯網專家、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郭濤接受數字經濟新媒體&智庫——網經社獨家專訪。
相較于以往,此次補貼大戰呈現核心差異:
(1)在目標層面,從過去單純“搶增量用戶”轉變為“激活存量需求”,著重發力即時零售高頻消費場景,像生鮮、日百等品類,借助補貼培養用戶“即時滿足”的消費習慣。補貼形式上更具精準性,依托AI算法定向投放,針對高潛力用戶和冷啟動品類發放補貼,避免全量降價帶來的資源浪費。
(2)在生態協同方面,補貼與線下商超、品牌商戶深度融合,例如美團的“品牌衛星店”,推動線上線下聯動,告別單純平臺燒錢模式。同時,補貼策略以數據為驅動,依據用戶畫像進行動態調整,實施區域化定價、時段優惠等,更注重提升單客價值,而非僅追求訂單數量。
補貼大戰對市場格局產生了深遠影響。在市場競爭中,美團、阿里、餓了么等頭部平臺憑借供應鏈和配送優勢,進一步壓縮中小平臺生存空間,但由于彼此實力相近,份額難有大幅變動,目前美團日訂單量達1.2億單,占據超60%的即時零售市場。企業間轉向差異化競爭,補貼促使各平臺強化核心能力,如美團深耕本地商戶資源,淘天閃購依托貨架電商流量,不再局限于單純價格戰。
從持續性來看,短期內,巨頭現金流充足,為搶占即時零售心智窗口期,補貼仍會持續1至2年,但強度將逐漸減弱。長期而言,補貼模式將向“服務溢價”轉型,單純低價難以維持,企業需探索清晰的盈利路徑。
用戶留存存在短期和長期的不同驅動因素。短期內,用戶對補貼依賴度較高,價格敏感型用戶占比大,若補貼減少,用戶易流失,因此需快速將用戶對補貼的依賴轉化為對服務的依賴,如讓用戶習慣30分鐘送達服務。
長期留存的關鍵在于,首先平臺要形成供給壁壘,持續提供差異化商品,包括非標品和獨家品牌,而非僅靠標品低價吸引用戶;其次,要注重體驗升級,履約穩定性和售后保障等服務質量,比補貼更能增強用戶粘性;最后,需拓展場景滲透,從應急需求延伸至日常購物,提升品類豐富度和性價比。
專家介紹:郭濤,天使投資人、互聯網專家,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擁有豐富的從業經歷。
【小貼士】
網經社深耕數字經濟行業18年,長期關注數字零售,旗下數字零售臺重點報道、研究與服務的公司有(1)綜合電商:阿里巴巴、京東、淘寶、天貓、拼多多、蘇寧易購、唯品會、得物等;(2)直播電商:抖音、快手、視頻號、淘寶直播、京東直播、多多直播、蘑菇街直播、唯品會直播、小紅書直播等;(3)生鮮電商:本來生活、京東到家、美團閃購、淘寶買菜、多點、叮咚買菜、樸樸超市、美團買菜、盒馬鮮生、多多買菜、美團優選等;(4)社交電商:識貨、芬香、花生日記、粉象生活、夢餉集團等;(5)二手電商:閑魚、轉轉、找靚機、愛回收、紅布林等;(6)美妝電商:聚美優品、逸仙電商、親親網等;(7)酒水電商:i茅臺、酒仙網、1919酒類直供、酒便利、也買酒、中酒網、酒廷1990等;(8)寵物電商:波奇網、E寵商城、寵物家、瘋狂的小狗等;(9)電商服務商:微盟、有贊、微店、光云科技、壹網壹創、麗人麗妝、寶尊電商、店寶寶、若羽臣等;(11)母嬰電商:寶貝格子、寶寶樹、媽媽幫、親寶寶等;(12)汽車電商:京東養車、天貓養車、途虎養車、瓜子二手車、人人車、好車無憂、優信、賣好車等;(13)奢侈品電商:寺庫、包大師、唯禮網、識季、爆爆奢、妃魚等;(14)鮮花電商:花加、花禮網、買花網、花點時間等;(15)私域電商:快團團、鯨靈集團、好衣庫、群接龍、團團團等。
網經社數字零售臺是一站式數字零售門戶,旗下運營:直播、社交、社區團購、農村、生鮮、汽車、二手、母嬰等系列頻道,提供包括:媒體、報告榜單、融資、會議、營銷、培訓、供應鏈融資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