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顧野王文化探尋之旅”對外交流活動在金山亭林書院玉篇體驗館啟動,并推出“顧野王文化探尋之旅”精品線路。該線路以亭林遺址公園、亭林黑陶文創(chuàng)園和松隱禪寺等三處文化地標為主要節(jié)點,同時聯(lián)動周邊特色文旅資源,巧妙串聯(lián)起亭林的歷史縱深與禪意山水,將深藏于典籍的顧野王文化生動融入當代生活體驗,是金山區(qū)文旅商體展農融合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實踐,為G320文旅連廊建設增添了新的文化亮點。
國家3A級景區(qū)亭林遺址公園是亭林古文化的核心展示區(qū),其中,史跡館陳列著象征新石器時代禮制的九節(jié)玉琮等珍貴文物模型;亭林書院內的《玉篇》海外展品讓游客知曉顧野王《玉篇》的傳播歷史,游客還可通過互動“玉篇魔墻”直觀了解《玉篇》豐富的文化內涵;顧公廣場上,顧野王塑像立于“讀書堆”旁,供人瞻仰。亭林黑陶文創(chuàng)園是市級非遺活化創(chuàng)新樣板。非遺傳承人宋秋軍運用獨特“窯內滲碳”工藝復興良渚黑陶,使古樸器物在當代設計中煥發(fā)新生,成為可觸可感的文化載體。松隱禪寺享有“浦南第一山”美譽。寺內,號稱“浦南第一塔”的華嚴古塔巍然聳立,藏有81卷《華嚴經》及舍利子等秘寶。這里亦是藝術大師張大千早年習畫之地,留存了其部分早期作品。游客可在此賞畫、抄經,感受“鐘聲塔影”的寧靜。
據(jù)介紹,今年5月,國際編號519419的小行星被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永久命名為“顧野王星”,這不僅是對顧野王個人的至高禮贊,更是對中華文字文明穿越時空價值的“宇宙級”認證。顧野王閑居亭林編撰的《玉篇》,作為中國第一部楷書字典,系統(tǒng)規(guī)范了漢字的形、音、義,更遠播日韓等國家,構建起東亞漢字文化圈的基礎框架,堪稱以“文字為橋”的文明對話典范。
本次活動還邀請了數(shù)位外籍友人參與,共同追尋顧野王這位“江東孔子”為東亞文字文化發(fā)展留下的千年印記?,F(xiàn)場,日籍友人古川岳史和上海顧野王文化研究院院長蔣志明院長一同獲聘“顧野王文化宣傳大使”,這既體現(xiàn)了顧野王文化的獨特魅力,更彰顯了金山開放包容、互學共鑒的文化發(fā)展交流氛圍。
原標題:《讓顧野王文化從典籍走向生活!金山亭林發(fā)布“顧野王文化探尋之旅”精品線路》
欄目編輯:顧瑩穎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趙菊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