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年前,金山亭林鎮住著一位“超級學霸”——7歲便讀五經,并知曉其中要旨,9歲寫賦驚動京城大官,二十多歲干了一件影響每個中國人的大事,編出中國第一本楷書字典《玉篇》,他就是顧野王。
今天(7月17日),在金山亭林書院玉篇體驗館內,“顧野王文化探尋之旅”對外交流活動啟動,同時,一條以他命名的文化旅游線也正式開放。
游客首站可至亭林遺址公園(國家3A級旅游景區),在史跡館通過良渚文化層出土的九節玉琮模型,追溯長江下游史前文明;步入亭林書院《玉篇》體驗館,通過觸摸“玉篇魔墻”直觀了解顧野王所著中國首部楷書字典的文化內涵;顧公廣場上,顧野王塑像屹立于“讀書堆”遺址旁。
移步亭林黑陶文創園,傳承人宋秋軍以“窯內滲碳”工藝復興良渚黑陶技藝,游客可親手揉捏陶泥,體驗凝重古樸的器物制作。
繼續探訪享有“浦南第一山”美譽的松隱禪寺,元代華嚴塔內藏有81卷《華嚴經》及舍利子,古銀杏樹輝映禪境;寺內保存的張大千先生早年繪畫作品,為禪意空間增添藝術底蘊。游客可在此抄經、觀景,感受“鐘聲塔影”的寧靜。
記者了解到,該線路以亭林遺址公園、黑陶文創園、松隱禪寺為核心節點,聯動周邊特色文旅資源。作為金山區G320文旅連廊建設的重要文化亮點,此線路承載“文旅商體展農”融合發展使命,讓顧野王文化從典籍走向生活。
據悉,兩個月前,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將國際編號519419的小行星永久命名為“顧野王星”。“‘顧野王星’的命名,是對這位文字巨匠的宇宙級禮贊。”上海顧野王文化研究院院長蔣志明如是說。國際編號519419小行星的永恒軌跡,與顧野王編纂的中國首部楷書字典《玉篇》歷經十五世紀仍滋養漢字文化的生命力遙相呼應。
活動現場,上海日報社與亭林鎮人民政府簽署《顧野王文化對外宣傳推廣合作框架協議》,將借力媒體推動文化傳播。同時,日籍友人古川岳史與蔣志明院長被聘為“顧野王文化宣傳大使”,多位外籍人士現場參與文化尋蹤。
蔣志明院長表示:“從良渚玉琮到《玉篇》典籍,再到黑陶與禪寺,這條線路讓顧野王文化從歷史走向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