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和房地產密切相關,盡管日本東京圈有著全球矚目的人口密度,但在東京圈之外,日本的房屋空置率也越來越高,城市的虹吸效應,在一個高度老齡化和少子化的國家,體現的淋漓盡致。
從農業國到工業國,需要最原始的資本積累。
而歷史上,但凡想要快速走完這個積累過程的國家,都繞不開這幾個辦法。第一就是海外殖民,諸如早期的英美等等,通過海外貿易殖民的方式,來掠奪財富,從而達到工業化的快速積累。
自二戰后,這些英美殖民地紛紛獨立崛起,至此以后,農業國要想發展成工業國家,更好的辦法就是靠房地產起家。
最值錢的,在今天仍然還是土地,只不過和過去農業社會不同的是,土地不是拿來種糧食的,而是拿來蓋樓的。
當年的日本也是類似的情況。
二戰后日本百廢待興,在美國的援助之下,日本快速實現了幾十年的經濟騰飛,這其中除了美國的幫助,日本房地產的興起,也為日本經濟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而日本房地產的故事,還要從泡沫破滅之后說起。
日本房地產泡沫破滅之后,日本又迎來了人口老齡化和少子化,這進一步加劇了宏觀經濟增長壓力,而日本總人口的減少,也為日本房屋空置,提供了近乎絕佳的土壤。
目前日本全國空置房屋數量已經高達900萬棟,和2010年的數據相比,15年的時間里翻了一倍;預計到2038年,日本每3棟房屋中就有1棟空置,到2040年,日本無人認領和被放棄的土地面積將接近北海道本島的面積。
而北海道則占日本總面積的22%左右。
人口減少帶來的連鎖反應,已經不可避免地對日本本土造成了嚴重的沖擊。
在房屋空置上,日本的特點也呈現了馬太效應,即人少的地方房屋空置越嚴重。在農村和城市,形成了非常顯著的差異。
在日本農村地區,和歌山縣、德島縣等地的房屋空置率已經高達21.2%,日本山梨縣、高知縣、長野縣等地的房屋空置率也在20%以上。
而在大城市,這又是另一幅景象。日本東京等核心城市商業地產空置率較低,如梅田與中央區甲級寫字樓空置率僅3.2-4.1%。
城市對人口的虹吸效應還在加大,而更多日本中小城市甚至是農村,則面臨著無人居住的局面。
從歷史變化來看,人口還不是絕對的因素,真正決定日本房屋空置率加快的,其實是泡沫。
1990年,日本房屋空置率只有5%左右,此時日本經濟還沒有破滅,房屋空置率基本正常;但僅僅三年之后,1993年,日本房屋空置率已經升至9.8%。
20年之后,也就是2023年,這一數字已經升至13.8%。
這一趨勢顯示,日本房屋空置問題在過去三十年間不斷惡化,增速在近年還有所加快。
早期,日本房屋空置率因為家庭債務負擔而大量上升;到了近年,日本房屋空置率則因為人口問題,而出現大幅上升。
隨著人口趨勢的不可逆轉,日本房屋空置率隨著時間的推移,還在加快。
2023年,日本總和生育率降至1.2的歷史最低點,死亡率也開始超過出生率;到了2024年,日本65歲以上人口占比已達29.1%。
人口減少,也導致人口家庭結構出現了史詩級變化,其中最顯著的變化,就是單位家庭人口開始減少。
日本家庭人口規模,從1980年的3.4人降至2025年的2.1人,傳統“一戶建”需求銳減,也對日本房屋空置造成毀滅性打擊。
在這個過程中,日本東京圈的人口虹吸效應還在加強。年輕人持續向東京、大阪等大城市集中,進一步導致農村和小城市人口流失。
日本的經驗告訴我們,當總人口開始史無前例的減少時,最終時代的未來一定不在小城市和農村,而是在大城市,大者越大,強者越強的馬太效應開始進一步顯現。
除了人口因素和地產破滅之外,日本的經濟體系也是導致日本房屋空置的另一大原因。
首先就是遺產稅負擔,日本遺產稅最高稅率達55%,基礎免征額僅3000萬日元,這對日本中產來說,旗下的房產極易觸發重稅,導致一些人不得不拋棄房屋。
除此之外,日本房產的持有成本也相對較高。固定資產稅、物業費等年度支出可達房價的3%,而租金回報率則不足1%,形成“資產收益倒掛”。
說到這里,我很難不佩服杰克馬;記得早年間杰克馬在內部員工會議上就曾說,多年前我勸阿里的員工都去買房,但今天我要勸你們都去租房,因為租房市場不景氣的話,房地產市場也不會景氣。
日本的例子告訴我們,當租金回報率不高,房屋持有成本卻比租金還高的時候,只會刺激更多人賣房,而不是持有房,這對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并沒有好處。
今天的日本房地產市場就是這樣。看起來東京圈的房價還是那么迷人,但在東京圈之外,日本的房地產幾乎已經算是徹底崩盤。
而日本的特殊之處還在于,房子無人繼承。在日本有約17%的空置房因稅費過高無人繼承,這導致日本每年需投入1.2萬億日元來維護這些“僵尸房產”。
日本房地產市場,目前具有三大特性。
第一就是資產價值的崩塌。日本東京核心區房價較1991年峰值暴跌70%,但持有成本剛性存在;而在日本其他地區,房價較1991年峰值算起來下跌更慘,幾乎已經沒有持有的必要性。
第二就是供需失衡。日本人口減少導致整體住房需求下降,日本許多老年人去世后留下的房屋也無人接手,當人口開始減少的時候,供大于求已經成為日本房地產不爭的事實。
最后就是區域發展不均。日本大城市吸引力持續增強,但農村和小城市房產價值不斷貶值,形成冰火兩重天。
按照野村證券的估算,到2038年日本的房屋空置率可能達到31.5%,這意味著差不多每3套房屋,就會有一套是空置房。
日本經驗表明,房屋空置問題一旦形成便難以逆轉,這對面臨類似人口挑戰的國家具有重要警示意義。未來可能的解決方案包括制度變革、區域振興、創新利用和國際合作等多管齊下的策略。如何平衡房地產市場發展與人口結構變化,也必然將成為許多國家未來的重大政策挑戰。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