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地區位于中國青海省南部,是世界上高海拔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之一,是青藏高原的腹地,又被譽為“中華水塔”。日前,“一平米博物館”系列之《我們的三江源》國家公園主題微展覽走進徐匯區田林街道。
本次展覽標志著上海科技館“一平米博物館”教育品牌首次由校園走向社區,開啟科普資源社會共創共享的篇章。展覽將持續至9月28日,期間市民朋友們可前往田林街道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免費參觀,盡情探索三江源的生態故事。
從校園到社區:打造科學教育新場景
《我們的三江源》是首個融合游戲化設計理念的國家公園主題展覽。觀眾將化身“三江源巡護員”,在展覽中領取巡護任務,體驗追蹤雪豹足跡,學習紅外監測技術,挑戰雪豹個體識別,并有機會了解騰訊打造的首個雪豹保護數字化平臺。
本次展覽還迎來了不少“雪山來客”——包括雪豹、巖羊、藏狐、喜馬拉雅旱獺等珍稀標本。
“一平米博物館”是由上海科技館重點打造的科學教育創新品牌,以博物館藏品資源為基石,旨在利用校園、社區、商場等社會化空間打造小、微、精的特色主題式展覽,并匯集多種資源孵化衍生活動,打破博物館的有形邊界,充分發揮博物館社會大課堂的功能。自2024年啟動以來,“一平米博物館”已成功在滬上數十所中小學校園中落地,累計服務師生超過10萬人次。
本次《我們的三江源》國家公園主題微展覽是“一平米博物館”品牌在上海科技館與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達成戰略合作后推出的全新力作。項目首次走進社區,以三江源生態系統為主題,精選藏品資源,創新展示形式,讓科學教育突破校園圍墻,更深入地融入市民日常生活,為滬上公眾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科普體驗。
多方協作:專業力量賦能科普創新
本次“一平米博物館”項目匯聚了多方專業力量,共同賦能科普創新。由上海科技館和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聯合組成的策展團隊大膽突破傳統的展覽模式,在展覽中巧妙融入生態保護的前沿技術,傾力打造沉浸式的互動體驗,讓生態教育變得生動有趣、觸手可及。同時特邀華東師范大學生態學專家王正寰教授作為科學顧問,為展覽科學性提供重要支撐。
此外,達爾文科學中心為展覽提供了包括雪豹、藏狐等在內的珍稀高原物種標本,田林社區為展覽提供了在地化的運營支持,讓公眾得以在家門口感受三江源的壯闊與獨特。
據悉,在展期內,田林街道將結合本次展覽在社區的首秀推出一系列科普活動,充分發揮田林街道“科·蒲匯塘”社區科普品牌特色,用好轄區內科普資源,豐富市民的暑期科普體驗。此外,每月最后一個周末,社區還將提供志愿者導覽服務,為展覽帶來更加深入的解讀。
【展覽信息】
- 展期:2025年7月5日-2025年9月28日
- 開放時間:每周一至周日9:00-17:00
- 地點:田林街道黨群服務中心(田林東路588號)
- 參與方式:展覽免費參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