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決策投顧 摘要:目前隨著算力與模型的持續優化,端側人工智能的進步速度呈指數級躍升,相關產品落地場景持續拓展,PC、車載、機器人、便攜穿戴式設備及陪伴式機器人等均已實現廣泛應用,預計未來端側 AI 相關產品品類及賦能領域將進一步提升,建議關注相關產業鏈發展。
1.人工智能是大國競爭的戰略高地
人工智能作為具有巨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革命性通用技術,有助于解決人類社會面臨的一系列嚴峻挑戰,對未來社會發展帶來深刻影響。因此人工智能被視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技術之一,如同改變人類歷史進程的蒸汽時代的蒸汽機、電氣時代的發電機、信息時代的計算機和互聯網,人工智能正成為推動人類進入智能時代的關鍵技術。
決策層對于 AI 的態度:關注重視→防風險→謀發展。(1)關注重視:2018 年以來,中央層面對于發展人工智能開始密集發聲,在 2018/10 ZZJ第九次集體學習期間,領導人便提出“人工智能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具有‘頭雁’效應,加快發展是贏得全球競爭主動權的戰略抓手”。(2)防風險:到了 2023年,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快速普及引發了社會對數據安全、倫理失范的擔憂;2023/4 ZZJ會議在強調要“重視通用人工智能發展”的同時,也提出要“重視防范風險”;此后 2023/7的政治局會議上首次提出要“促進人工智能安全發展”,要求“重視防范風險”,強調在推動技術落地的同時需建立監管框架;同時,國家網信辦等七部門發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行辦法》。(3)謀發展:2024 年人工智能進入發展轉型期,2024/3 兩會首次提出“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推動 AI 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標志著政策重心轉向“發展為主”。2025 開年以來,國產大模型 DeepSeek 以開源低耗實現全球頂尖性能,打破“算力卡脖子”困局。2025 年政府工作報告要求“持續推進‘人工智能+’”,支持大模型廣泛賦能民生領域,隨后各部委、各地方密集行動,加快部署人工智能相關政策落地。
2.人工智能產業鏈
上游為硬件設備和數據設備,其中包括芯片、傳感器、大數據、云計算服務等,為人工智能提供數據服務和算力支持;
中游是人工智能產業的技術核心,包括通用技術、算法模型、開發平臺三個方面,涵蓋了機器感知、自然語言理解、機器學習、圖譜、基礎開源框架等核心技術;
下游是人工智能的應用產品和場景,涉及交通、醫療、安防、金融、家居、制造等多個領域。
3.人工智能市場空間廣闊
2023-2028 年,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市場將迎來快速發展。2024年,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已達到約360.6億美元,較上年增長了76%。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市場規模有望在2028年達到2154億美元,2024年至2028 年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56.33%。
近年來,中國的人工智能高速發展,與國外頂尖水平的差距逐漸縮小。截至2024年一季度,在大模型數量方面,中國目前擁有全球36%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僅次于美國的44%;中國AI獨角獸企業數量達到71家,位居世界第二。中國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專利方面領先,數量是美國的6倍。中國在AI應用場景的拓展上非常迅速,如電商、移動支付、短視頻等領域,AI技術已廣泛滲透到千行百業,推動了各行業的智能化轉型。
4.AI云加速商業化,構建 Agent 生態引領效率革命
大廠 AI 云業務盈利能力亮眼,Capex 持續高增應對未來行業需求增長2025 年 Q1,亞馬遜 AWS、谷歌 GCP 以及微軟智能云業務合計營收達到 682.78億美元(YoY +20.4%),AI 賦能下整體云業務保持良好增長態勢,同時三家廠商單季度經營性利潤率分別為 39.45%/17.76%/41.48%,同比分別提升 1.83pct、提升 8.33pct、下降 1.50pct。從云基礎設施投入看,微軟、谷歌、亞馬遜、Meta以及 Oracle 五家大廠 2025 年 Q1 合計 Capex 達到 770.00 億美元,同比增長67.53%,仍然保持高速增長。
在行業需求側,2017-2023 年全球公有云市場規模 CAGR 約為 24.10%,根據Statista 預測,2023-2029 年公有云市場保持 19.13%復合增速的持續增長態勢。并且,至 2029 年全球雇員人均 SaaS 軟件年支出有望達到 220.3 美元,AI 大模型與應用軟件的深度融合有望推動 Office、Adobe 等辦公及行業應用軟件的付費提升。
5.人工智能行業投資邏輯與個股梳理
目前隨著算力與模型的持續優化,端側人工智能的進步速度呈指數級躍升,相關產品落地場景持續拓展,PC、車載、機器人、便攜穿戴式設備及陪伴式機器人等均已實現廣泛應用,預計未來端側 AI 相關產品品類及賦能領域將進一步提升,建議關注相關產業鏈發展。
建議沿著以下兩條思路配置人工智能產業鏈:
1)算力基礎設施:推理 agent、工業 AI、主權 AI 開啟算力新投資時代,AI 算力基礎設施有望繼續維持高增長;新興 AI 算力自建玩家崛起,北美科技巨頭紛紛戰略布局 ASIC領域;GPT5/Grok4 等新一代大模型推出,有望推動北美科技巨頭開啟新一輪的 AI 大模
型競賽。建議關注:勝宏科技、生益電子、滬電股份、生益科技、景旺電子和華懋科技等。
2) 端側硬件:高通、蘋果、小米等端側龍頭繼續推動 AI 端側軟件、硬件的發展,相關個股:歌爾股份、東睦股份、信維通信等。
風險提示:大模型技術進度不及預期的風險;下游需求不足影響商業化進度的風險;前期投入對業績短期擾動的風險;翻譯偏差的風險。
參考資料來源:
1.2025-7-1華創證券——AI 與十五五規劃
2.2025-5-28浙商證券——海外大廠:AI 云加速商業化,構建 Agent 生態引領效率革命
3.2024-6-23開源證券——HDC 2024華為開發者大會再燃AI之火,北交所人工智能產業鏈公司深度梳理
4.2025-3-28東莞證券——生成式人工智能市場規模持續增長
(分享的內容旨在為您梳理投資方向及參考學習,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作為買賣依據,您應當基于審慎原則自行參考,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