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披露,中國第五代隱身艦裝載的殲-35,已正式從驗證機階段邁入批量生產通道,年產能力突破50架。更令人震驚的是,這批殲-35正加速部署至福建艦,配合殲-15T與空警-600,構建中國海軍史無前例的“空海合體”打擊體系。
以前全球都在問:中國到底有沒有五代艦載機?現在誰問還在,誰就落后了。殲-35不僅有,而且已經具備“造航母能夠上艦”的硬實力。換句話來說,從今往后,五代艦載機不再是適用的“獨門秘笈”,而是中國航母編隊的標配武器。
這架新機發展這么快?因為它根本不是從零起步的“土法煉鋼”,而是靠“殲-20體系+航母工程”雙線驅動。殲-35直接拿了殲-20的成熟飛控軟件、相控陣雷達和光電感知系統,只換了個武裝的新彈子。外媒用一句話總結:中國干的是“技術嫁接型飛躍”,不是美國那套動了近二十年燒錢試錯的慢工。
從機身設計上也是能看出戰略思維的分野。F-35C用單發設計,但殲-35堅持使用相當于國產渦扇-19發動機,不是不敢因為單發,而是太平洋上空“安全比省油更重要”。一出事就人機俱毀?殲-35直接掀桌子:雙發護航,性能還更好。這就叫中國思路:不怕你省,就怕你不穩。
更牛的不是這架殲-35本身,而是它所代表的全新海戰體系。福建艦不僅能彈射這架隱身戰機,還能同步放飛空警600,這就改變了中國海軍過去“看不遠、反應慢”的老問題。空警600是福建艦的“海上中控臺”,預警范圍突破百公里,讓整支出現了“鷹眼視角”。
殲-35負責前突破防,隱身突入敵防區,優先鎖定對方預警機與主力戰機,一波“斬首”打掉空域指揮鏈。后排起飛的殲-15T則全副武裝重載上陣,用密集火力把敵艦陣列打成篩子。這套打法原本只有美軍“尼米茲級+F-35C”體系能玩,現在中國自己能打,而且是電磁彈射的版本。
據推算,福建艦將在2025年服役,2027年前形成完整五代艦載戰斗力。而殲-35的產線,也在不斷提速,三四年內就能湊齊一整支隱身編隊。那時候,中國海軍將首次擁有“從空中感知到水面打擊”的一體化壓制力,印太海域的制空主導權,很可能徹底改寫。
誰還在談2030年五代艦載夢?福建艦提前三年“圓夢”,不止是突破,而是告訴世界:中國不但有技術、有速度,還有體系思維。更令人警覺的是,下一艘電磁彈射航母,很可能已經在造船廠下水準備。中國這套艦載體系,不是做夢,是實操。
美軍為這套體系砸了幾十年,蘇聯為它耗盡國力,中國卻用十幾年跑通一整條現代化航母戰斗鏈,這還只是開始。誰能想到,福建艦飛行甲板才剛熱身,背后就有完整五代戰力在排隊等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