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產好還是剖宮產好?
如何科學坐月子?
7月15日18:00
《安康婦幼 健康萬家》第三期
特邀
安康市婦幼保健院產科二病區主任
副主任醫師謝暉
做客959直播間
聽謝主任用專業溫暖守護生命起點!
謝暉
Q
順產和剖宮產的區別?
A
謝暉:不少孕媽媽最關心、也最糾結的問題,是順產好還是剖宮產好?兩者各有特點,適合不同的母嬰情況。
首先,順產是胎兒通過孕婦的產道自然娩出的過程,通常在有規律宮縮、宮頸擴張、胎頭下降等一系列生理變化后完成。順產符合自然生理過程,對母嬰近期和遠期的益處更多,恢復更快,風險相對更低。經過醫生評估符合試產條件的孕婦,90%以上的還是能夠順利完成陰道分娩的。
剖宮產主要用于解決難產、高危妊娠等醫學指征,以保障母嬰安全。剖宮產雖能快速解決分娩問題,但作為手術存在一定風險,需在醫生評估后,結合母嬰具體情況選擇。
Q
剖宮產真像有些人說的“睡一覺娃就出來”那么簡單嗎?
A
謝暉:用打比方來說的話,剖宮產有點像給包裹嚴實的禮物拆個“安全通道”,寶寶在媽媽子宮里,就像被一層結實的“保護殼”層層包裹著。但因為一些特殊原因(比如寶貝在里面有缺氧、胎位不正),醫生就會在媽媽肚子上開一扇安全門,把寶寶安全抱出來,之后再把“通道”逐層縫合好。
至于“睡一覺娃就出來”其實沒有那么簡單,剖宮產表面看產婦在麻醉下沒感覺,但背后是整個醫療團隊的協作:麻醉醫生要精準控制麻醉深度,既保證產婦不痛,又要讓寶寶安全;產科醫生要在短短幾分鐘內完成開腹、娩出胎兒、處理胎盤,再細致地縫合子宮、腹壁等多層組織,每一步都得避開血管和臟器,就像“拆禮物時既不能弄壞里面的寶貝,又要小心處理外面的包裝”。它看似簡單,實則是醫療技術保障下的有備而來,背后藏著對母嬰安全的嚴密把控,絕不是真的像睡一覺那么輕松。
所以,每一位經歷剖宮產的媽媽,都是勇敢的戰士!這道安全門,是醫學的力量,更是母愛的勛章。
Q
剖宮產打了麻藥,所以生產過程是不是不會疼呢?
A
謝暉:剖宮產的不疼其實只是暫時跳過了順產時的宮縮疼,但后續該來的關卡一點不少。
打個比方,這就像咱們走一條路,順產是一步一步爬坡,過程累但爬完就輕松了;剖宮產是直接坐纜車跳過了爬坡,可下了纜車發現,前面還有一段石子路——術后傷口的疼、按壓子宮排惡露的疼、下床活動時牽扯的疼,甚至打麻藥的地方可能還會酸脹痛。術后鎮痛泵、止痛藥能緩解一部分,但不可能讓你完全不痛。
順產的疼是“遞進式”的,隨著寶寶出生會自然緩解;剖宮產傷口愈合需要時間,疼感可能斷斷續續持續更久。所以說,兩種方式只是“疼的階段和方式不同”,并沒有哪種是完全“不疼”的。
Q
第一個孩子是剖宮產,第二個孩子也只能選擇剖宮產嗎?寶媽們該注意些什么?
A
謝暉:一胎剖,二胎必須剖這個說法是片面的!隨著醫學發展,只要條件合適,很多一胎剖宮產的媽媽在二胎時是有機會嘗試順產,但這需要嚴格的評估和準備。
產科醫生會全面評估你上次剖宮產的原因、子宮切口類型、恢復情況、這次懷孕的整體狀況等,來判斷陰道試產的風險和可行性。比如子宮傷口恢復良好、胎兒大小合適、胎位正常等,而且整個過程需要醫生全程嚴密監測。
如果二胎想嘗試順產,寶媽們要注意:兩次懷孕間隔至少兩年以上,給子宮傷口足夠的恢復時間,孕期要控制體重,避免胎兒過大,減少子宮破裂的風險。一定要提前和醫生溝通,讓醫生評估身體條件,如果醫生評估不適合順產,還是要聽從建議選擇剖宮產,安全始終是第一位的。
Q
都說順產是“寶寶人生第一堂體育課”,生產的過程對娃有哪些好處?
A
謝暉:順產是“寶寶人生第一堂體育課”這個說法特別形象,生產過程對寶寶的好處,就像這堂體育課的訓練成果:產道的擠壓像給寶寶做了一次全身按摩:能幫助排出肺里的羊水和黏液,就像給新生的小肺做了一次啟動清理,降低出生后肺部感染的概率。
宮縮和擠壓的刺激像激活寶寶的感官開關:讓寶寶的神經、呼吸和循環系統得到一次實戰演練,更順利地適應宮外的環境,就像運動員賽前熱身,能快速進入狀態。
順產過程中母體產道菌群會傳遞給新生兒,這對嬰兒早期腸道菌群的定植和免疫系統的發育至關重要,有助于增強嬰兒的免疫力,就像給寶寶的健康加了一層天然防護罩。
Q
都說疼痛有10級的話,生孩子就是最疼的,如果準媽媽們實在忍受不住了,安康婦幼有沒有辦法幫寶媽減輕痛苦?
A
謝暉: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無論是剖宮產還是順產,都在朝著更加人性化、舒適化的方向改進。我們醫院有多種方法可幫助寶媽減輕順產疼痛。
目前最有效、最主流的“扛痛神器”就是分娩鎮痛,其核心技術是椎管內麻醉,當產婦宮口擴張到2-3cm時,麻醉醫生會在產婦的腰椎間隙進行穿刺,將一根細細的導管置入硬膜外腔。通過這根導管注入低濃度麻醉藥,從而阻斷分娩過程中疼痛信號向大腦的傳導。椎管內麻醉的無痛分娩可以將產婦的疼痛評分從8-10級降低到3級以下,甚至部分產婦能達到無痛狀態。該方法不會影響產程進展及產婦用力,也不會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
拉瑪澤呼吸法:通過調整呼吸節奏來轉移注意力、降低疼痛感知。
使用輔助器具:如分娩球,產婦坐在上面輕微晃動,可放松盆底肌肉,緩解會陰神經疼痛,還能促進產程進展。
我們醫院推出了導樂分娩服務,由專業的導樂師一對一陪伴產婦分娩,通過心理支持、情感安慰和專業指導,幫助產婦緩解緊張情緒,提高順產的成功率。
Q
順產還是剖宮產?到底該咋選?寶媽自己能決定嗎?
A
謝暉:順產和剖宮產的選擇需要結合產婦和胎兒的具體情況,并非完全由寶媽自己決定,也不是“想順就能順、想剖就能剖”,核心原則是母嬰安全。
如果產婦和胎兒狀況良好,寶媽也有順產意愿,會優先建議順產的,醫生會提供專業指導幫助順利分娩。
如果存在明確的醫學指征,比如:胎兒窘迫、胎位異常、巨大兒、產婦骨盆狹窄、有嚴重妊娠并發癥(如高血壓、心臟病等),無法承受順產過程,為了母嬰安全,醫生會建議剖宮產。
如果產婦沒有明確的剖宮產指征,但因心理恐懼等原因強烈要求剖宮產,我們也會先進行充分溝通,解釋順產和剖宮產的利弊,評估風險后再決定。不過從母嬰健康角度,不建議無醫學指征的剖宮產。
總之,分娩方式的選擇是“醫學評估+寶媽意愿”的結合,最終目的是讓媽媽和寶寶都安全。寶媽可以提前和醫生充分溝通自己的顧慮,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給出最適合的建議,制定最安全的分娩計劃。
Q
怎么科學健康的坐月子?
A
謝暉:科學坐月子講究“既不盲從老規矩,也不過度放飛”,關鍵是在恢復身體的同時兼顧舒適與健康。
飲食要均衡營養,少食多餐,清淡少油鹽,不必頓頓大魚大肉,應保證蛋白質(魚、蛋、瘦肉)、蔬菜的均衡攝入,促進身體恢復和乳汁分泌。水果洗凈后可以適量食用,能補充維生素和膳食纖維,預防便秘。產褥期出汗多、哺乳需求大,多喝水需保證充足水分。
順產2-3天后可溫水淋浴,剖腹產約1周也可淋浴,及時擦干保暖。每天用溫水刷牙,使用軟毛牙刷,避免口腔問題;每天用溫水清洗外陰,勤換衛生巾和內褲,保持干燥。傳統捂月子易導致中暑,室溫保持24-26℃,每日通風2次,空調可以開但避免直吹。丈夫和家人應多關心產婦,分擔育兒壓力,避免產婦過度勞累。
科學坐月子核心在于:適度活動恢復、均衡營養膳食、保持清潔衛生、營造舒適環境,同時關注產婦心理狀態,舒適愉悅地度過產褥期,做個快樂健康的新媽媽!
Q
產后還有什么檢查是準媽媽和寶寶必須做的呢?
A
謝暉:產后檢查對媽媽的身體恢復和寶寶的健康發育都至關重要,不同階段有不同的重點檢查項目:
一、媽媽主要檢查子宮收縮、惡露的情況。順產看會陰傷口愈合情況,剖腹產檢查腹部切口是否紅腫滲液。查看乳頭是否破損,指導正確哺乳姿勢。產后42天復查血常規、B超檢查子宮大小、內膜恢復情況;孕期有糖尿病、高血壓、甲狀腺疾病的產婦,需復查血糖、血壓、甲功;懷孕和分娩可能導致盆底肌松弛,進行盆底功能評估,必要時進行康復治療。
二、新生兒的檢查重點監測生長發育、健康狀況及先天性疾病篩查:
1.出生后測量體重、身長,頭圍,檢查五官、四肢是否有畸形;
2.出生后3天內:采集足跟血,篩查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苯丙酮尿癥等遺傳代謝病;聽力篩查排查先天性聽力障礙,未通過需復查;每天測黃疸,評估黃疸程度,決定是否需要干預治療;
3.產后42天:測量體重、身長、頭圍,對比出生時數據,評估生長發育;通過抬頭、握持反射評估肌張力和動作發育。
媽媽產后42天復查和寶寶的足跟血篩查、聽力篩查、42天體檢是核心必做項目,能及時發現產后恢復問題或新生兒健康隱患。
孕育是一場甜蜜的冒險
不必焦慮完美
您的愛與陪伴
加上專業的守護
就是給寶寶最好的開始!
沒有最好的分娩方式
只有最適合您和寶寶的安全方案
相信醫生,放松心態
安康婦幼全程為您護航!
請關注安康交通廣播視頻號
版權聲明:本公眾號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于本公眾號。轉載文章中配圖、文字等均來源于網絡,并已注明出處。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平臺刪除;如未告知,視為版權所有人同意我方使用。
來源:安康交通廣播、安康市婦幼保健院
編輯:湯小珊
責編:胡玥
終審:張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