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發現嗎?最近新開盤的樓盤好像都不怎么蓋超高層了?沒錯,高層住宅真的要退出歷史舞臺了。新的住宅項目規范明確規定,以后住宅最高只能蓋26層80米,這意味著那些動不動就五六十層的摩天住宅樓將成為歷史。
為什么國家要在這個時候給高層住宅踩剎車?這背后有什么深層次的考量?那些已經住在高層里的人又該怎么辦?
政策其實早就在醞釀
說起80米限高,其實這不是什么突然襲擊。早在2018年,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布的《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標準》就提出了19-26層高層住宅建筑高度控制在80米以內的要求。但當時這個規定更像是個"建議",執行起來相當寬松。
結果就是很多城市根本沒當回事,該蓋多高還蓋多高。武漢就是個典型例子,滿城都是60層、150米以上的高樓大廈,看起來確實很壯觀,但問題也隨之而來。為什么當時沒有嚴格執行呢?原因很簡單,那時候城鎮化還在高速推進期,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住房需求旺盛,地方政府也需要通過高容積率的土地出讓來籌集資金修建基礎設施。
2018年到2021年是很多城市賣地、修地鐵的最后高峰期,特別是一些二三線城市,錯過這波機會可能就再也沒有修地鐵的機會了。在這種背景下,限制建筑高度顯然不太現實。而且當時很多城中村改造項目已經啟動,開發商的資金都投進去了,如果突然把60層改成26層,賬就算不過來了,沒有一家開發商扛得住這種變化。
高層住宅的"中年危機"
現在回過頭看,高層住宅確實面臨著越來越多的問題。最直觀的就是電梯問題,電梯的設計壽命一般是15-25年,但很多小區的電梯用了10年就開始頻繁出故障。更換電梯的費用動輒幾十萬甚至上百萬,業主們很難統一意見,經常為了這事吵得不可開交。
比如住30層的業主經常需要爬樓梯回家,爬到懷疑人生。這種情況在全國各地的高層住宅小區都不少見,隨著這些小區房齡的增長,問題只會越來越嚴重。
消防安全也是個大問題。國內消防云梯一般只能到24層,超過這個高度的樓層一旦發生火災,救援難度極大。而且高層建筑火災蔓延速度快,煙霧容易在樓道內聚集,逃生難度很大。雖然現在的高層建筑都有比較完善的消防設施,但畢竟防火總比救火要安全得多。
建筑維護成本也是個無底洞。高層建筑對地基要求嚴格,外墻、管道、結構等維護成本遠超多層建筑。現在這些高層住宅還比較新,問題不明顯,但20-30年后這些維護費用會成為業主們的沉重負擔。
開發商的集體轉向
嗅覺最敏銳的開發商其實早就察覺到了變化。2024年全國土地拍賣市場出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深圳、南京拍出的地塊中,低容積率地塊占比突破了78%,杭州、成都等地也超過了70%。這個數據很說明問題,開發商們用腳投票,不再熱衷于高容積率的地塊。
現在的開發商不僅不碰高容積率地塊,甚至希望政府能把他們手頭囤積的這類地塊回購回去。拿到錢后,他們轉頭就去搶那些能蓋低密度住宅的地塊,目標很明確:改善盤、豪宅盤。因為現在市場上只有這類房子才好賣,高層住宅的市場接受度在下降。
這種變化其實反映了購房者需求的變化。以前大家買房主要考慮的是有沒有房子住,現在更多考慮的是住得舒不舒服。低密度住宅顯然在居住體驗上要好很多,采光、通風、噪音控制都比高層住宅要好。
地方政府的進一步加碼
國家層面的政策落地后,各地方政府還在進一步加碼。江蘇省從今年1月1日起就嚴格執行"各地一般不得新建100米以上的住宅建筑,城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下城市嚴格限制新建80米以上住宅建筑"的規定。
這個規定還有個很關鍵的條款:相關部門在審批80米以上住宅建筑時,必須征求同級消防救援機構意見,確保與當地消防救援能力相匹配。這等于是給高層住宅設置了一道更嚴格的審核關卡。
其他省份估計也會跟進類似的政策。畢竟現在很多城市都面臨人口流出的問題,連北京上海都出現了人口凈流出,三四線城市的情況更不用說。在這種背景下,繼續大量建設高層住宅顯然是不合理的。
城市發展理念的轉變
這次限制高層住宅建設,其實反映了整個城市發展理念的轉變。以前我們追求的是速度和規模,城市越大越好,樓越高越好。現在更多考慮的是質量和可持續性,追求宜居和人性化。
這種轉變是必然的。隨著城鎮化進入下半場,增量市場萎縮,存量市場成為主戰場。在這種情況下,單純追求建筑高度和密度已經沒有意義,更重要的是提高居住品質和城市功能。
根據住建部的數據,截至2023年底,全國城鎮住宅建筑中,高層住宅占比約為35%,涉及約4000萬套住房。
這個存量規模很大,不可能一夜之間消失。但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高層住宅在整個住宅市場中的占比會逐步下降,低密度住宅會成為主流。這就是時代的變遷,一代房子有一代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選擇。高層住宅曾經是城市化快速發展期的產物,現在到了該退場的時候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