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這話題,不火都不行!“鮑威爾,保不保?”
故事從白宮說起。周二晚上,特朗普在橢圓形辦公室請來了幾位共和黨議員,聊得正歡,突然甩出一個問題:“你們說,我是不是該把鮑威爾炒了?”
有議員當場就說:“應該!”那氣氛一下子就熱了,有人說特朗普“暗示他真的會動手”。你以為這只是開個玩笑?不好意思,人家在玩的是政治版“真心話大冒險”。
這場小討論的背景也不簡單:當天共和黨議員剛剛阻止了一項程序性投票,原本是為了一項特朗普力挺的加密貨幣法案鋪路。結果投票被擋,特朗普心情估計也不咋地,于是順勢拋出鮑威爾的去留問題來測個水溫。
媒體很快就跟上了節奏。隨后不久,市場馬上開始“精神亢奮”:美債收益率跳水,黃金價格上沖,比特幣一度大漲1400美元,美元和美股雙雙下行。你要是那天沒關注市場,可能第二天醒來就想問:“昨晚發生了啥?”
然后,來自佛羅里達的共和黨議員Anna Paulina Luna直接在社交平臺發文:“聽說鮑威爾要被炒了!消息非常可靠。”過幾分鐘她再發一條:“我99%確定他要被炒了。”這不是傳言,是放話。
隨著市場情緒繼續走高,黃金沖到了3370,比特幣還沒冷場,美股繼續低頭,美元跌到98.35,投資者一臉問號:這是真的還是假的?
此時又爆出,鮑威爾原定周三晚上和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的共和黨議員們共進晚餐,結果晚飯取消了。官方理由是“議事日程不確定”。到底是“吃飯沒空”還是“不想見面”,你懂的。
接下來更勁爆。據《紐約時報》報道,在7月15日那場閉門會議上,特朗普不僅口頭試探,還“揮舞”了一封罷免鮑威爾的草稿信。你沒聽錯,是草稿!雖然不是正式發出去的,但也不是隨手寫的備忘錄,這可是總統級別的“試水信”。
不過,到了周三特朗普面對記者時改口了。他說:“我們沒有任何計劃。我不排除任何可能性,但這事極不可能。”緊接著,他又加了句經典語錄:“除非他犯了欺詐罪。”翻譯一下,大概意思是:“現在不炒,但不代表以后不動。”
但特朗普的態度并不算軟。他繼續懟鮑威爾:“他是個蠢貨,降息太慢,還給民主黨降息。他干得太差了,我們共和黨都是在給他擦屁股。”
有意思的是,特朗普還提名了一個“備胎人選”:前白宮經濟顧問凱文·哈塞特。如果真炒鮑威爾,人選馬上就有,這說明事情可能不只是“嘴炮”。
當記者繼續追問,特朗普還透露,他確實曾在那場閉門會議上征求議員意見:“幾乎所有人都支持我這么做。”有意思吧?開會聽取意見,但意見都偏向一個方向,那你說他內心有沒有定主意?
不過,市場的理智終于回來了。特朗普否認罷免計劃之后,黃金和美債的漲幅都縮小了,美股跌幅也緩了一點點,算是“稍微松了口氣”。
再看另一頭,鮑威爾最近挺忙,不光要應對總統的“政治暗示”,還得回信回應白宮預算辦公室關于美聯儲總部翻修超支的問題。
對,就是那個裝修問題。美聯儲花了幾十億美元翻修大樓,結果被發現石棉多、污染多、水還多,成本自然也高了。特朗普抓住這一點,對外放話:裝修問題是不是“正當理由”?他覺得“某種程度上是的”。
但是,美國總統能不能解雇美聯儲主席這事兒,法律上還真沒寫清楚。聯邦法律寫的是:“只能因正當理由解職。”怎么定義“正當”?法律界至今沒定論。
分析人士警告說,真炒掉鮑威爾,會引發市場恐慌,破壞央行獨立性,甚至導致法律大戰。金融圈普遍認為,如果央行服從短期政治操作,資本外逃將是最直接的后果,經濟穩定性也會大打折扣。
最后給大家補充一句背景:早在六年前,特朗普第一次放話要炒鮑威爾時,人家就已經準備好打官司了。是的,鮑威爾早就把法律團隊組建好了。
那么,這次特朗普是玩真的,還是又一次“試水”?目前來看,還在觀望。但他這波操作,市場已經給出反饋了——別亂來,我們還想過個安穩年。
好啦,今天就跟大家聊到這里。你怎么看“鮑威爾能不能保住飯碗”?歡迎在評論區給出你的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