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8年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區建國了,他們和整個西方皆大歡喜。
但是----
這幫人自始至終沒人考慮過阿拉伯人的感受。
巴勒斯坦地區是他們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一戰獨立后被英國人強行占領,現在又割出一大半打包送給了一個外來的異教徒。
而理由僅僅是這些異教徒拿著一本2000年前的古書,說上帝早就把這塊地給他們了。
所以阿拉伯人不干了,開始干仗。
但阿拉伯人越打越發現,以色列這個外來戶并不簡單。
他們人口受教育程度非常高,懂高科技,每年還能得到美國的大量經濟援助和海外猶太財團的捐助,所以剛剛建國,以色列就開滿掛一發不可收拾。巴勒斯坦即便聯合阿拉伯兄弟國家也干不過它。
經過五次中東戰爭,外來戶把占巴勒斯坦地區國土硬生生的擴充到占比90%以上。
而巴勒斯坦人僅剩的那點地盤,在以色列幾十年的蠶食下也被攔腰分割成兩段:
一個是法塔赫(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占據的約旦河西岸地區;
第二塊就是哈馬斯(伊斯蘭解放組織)控制的加沙地區。
其中法塔赫成了妥協派。
別看以色列和法塔赫和平相處,但以色列通過武力、增加猶太人定居點的形式繼續擠壓巴勒斯坦人的生存空間,乍一看約旦河西岸還不小,其實已經被蠶食成篩子了。
以色列還控制著約旦河西岸海關、稅收,如果他們不聽話就不轉款,所以約旦河西岸名義上是巴勒斯坦地盤,實際上成了以色列的一個下屬“偽政權”了。
控制加沙的哈馬斯成了反抗以色列的絕對主力。
但地盤太小。
加沙面積只有365平方公里,卻住著308萬巴勒斯坦人,人口密度比香G還大。
可以想象下,大約長40公里,寬不到10公里的貧瘠地方塞進幾百萬人。
更慘的是,加沙只有陸地,海岸線、領海和領空全部被以色列控制。
也就是說這里完全被封鎖,是真封鎖,以色列圍繞加沙修了長約幾十公里的厚重水泥隔離墻,每隔十幾米就有一座崗樓,哪怕是靠近300米的兒童也會開槍射殺。
出海幾百米打魚行,再遠就被以軍艦用炮彈招呼回來;
加沙的上空除了以色列空軍或特許的第三方民運航班,其余的要小心了。
所以這里被稱為露天監獄,加沙的大部分人,可能自出生到死亡一直困在這村大的地方,從沒出去過。
不光人不能自由進出,物資進出也很困難,甚至連西方媒體和聯合國人道組織,也必須在以軍嚴密監視下才能進出。
四周和天空被封鎖,只剩地下了。
于是加沙人開始挖“地道”,來打通自己的“地下生命線”。
在加沙南部,有人挖通到埃及西奈半島的地下通道,把外界援助哈馬斯的武器運輸到加沙。
一開始,這些地道主要是為了和侵略者打“地道戰”。
后來有人通過地道從埃及購買生活物資,也包括外賣。
這種真正的“地下”走私方式,讓加沙老百姓獲取必要生活物資的同時,也讓很多渴望脫貧致富的人看到了商機,紛紛加入到挖地道行業,使加沙形成世界獨一無二的“地道產業”。
慢慢地,加沙城下的地道幾乎無處不在,縱橫交錯直通埃及,滿足了加沙民眾的食物、藥品、日用品、汽車和建材等需求;
還有活物。
甚至可以迎接愛情;
然而,這些僅有的畸形經濟帶來的便利也不能長久。
以色列用戰機、地下聲控和傳感器等高科技探測手段,甚至動用數百萬美元的鉆地導彈摧毀了地道。
大型隧道幾乎被摧毀殆盡,只有少部分小隧道在茍延殘喘,地道被炸塌時, 很多人被埋在了地下。
炸地道的同時也要一并清除地上用作隱蔽的房屋,因此以軍無差別地轟炸任何可能有地道的房屋;
每摧毀一條地道,數百座民房就會被毀。
而前兩年唯一通往外地的渠道也被切斷,巴勒斯坦人真的絕望了。
極端的環境,就會出現極端的反抗。
于是,2023年新的一輪巴以沖突開始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