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過半,6月的國內乘用車市場零售統計也終于出爐。在SUV品類市場當中,我們看到了自主產品的強勢表現,但卻也看到了在大幅優惠之下,日系、德系傳統暢銷車的穩健表現。但最讓我們感到驚喜的是,除了以價換量的新能源外,不少中高端定位的自主暢銷車也已經到來,至于說誰能上榜,就讓咱們一塊兒看看吧:
沒有任何意外,特斯拉ModelY(第一名/44848臺/指導價26.35-31.35萬)依舊以斷崖式領先居于市場首位。在終于完成了中期改款后,ModelY不僅優化了艙內的氛圍裝飾,也通過顯著增長的續航能力、升級AI 4芯片以及創新的投射式尾燈等等,保住了自己在同類型市場中的核心優勢。
在自主中高端市場中,代表燃油的吉利星越L(第二名/21668臺/指導價14.77-17.97萬)與代表新能源的問界M8(第三名/21185臺/指導價35.98-44.98萬),持續保持著強勢表現,分別成為了各自同級細分市場的銷冠。其中,星越L依靠著沃爾沃Drive-E技術與艙內高級用料,在動靜態上都帶來了媲美20萬+的表達,而且在綜合用車上,車輛還有8155智艙、翻毛按摩座椅、燕飛利仕音響等好貨傍身,在20萬級的合資SUV面前凸顯了肉眼可見的性價比。
至于說問界M8,盡管上市才不久,可是包括ADS3.3、Harmony OS4在內的系統都做到了功能上的創新。更重要的是,強化了家庭氛圍、削弱了商務感的它,也延續了問界M9身上諸多如HUAWEIMFSS多模態融合感知系統等在內的動態技術,這些都讓它不斷締造著屬于40萬級自主高端車型的新記錄。
當然,在SUV陣容中,比亞迪依舊有兩款車型上榜,它們都是宋家族成員。比亞迪宋ProDM-i(第四名/19895臺/指導價10.28-14.28萬)、比亞迪宋LDM-i(第七名/17690臺/指導價13.58-17.58萬)通過A+、B-的特殊定位,還有以往在同價位車型上未曾提供的“天神之眼”組合輔助駕駛,都在幫兩款SUV建立代差優勢。盡管說兩款宋家族SUV沒有什么高級的座椅皮料、冰箱大彩電什么的,但這15萬上下的價位、不到4L的NEDC饋電油耗已經足夠有吸引力了。
不過,在合資品牌陣中依舊有不少穩健派,盡管它們走上了過去自主品牌降價銷售的路線,但它們的核心技術與市場號召力依舊不俗。像豐田RAV4榮放(第五名/19726臺/指導價16.98-23.88萬)、本田CR-V(第九名/17164臺/指導價18.59-26.39萬)兩款常年爭冠的日系SUV,雖說沒有了曾經的輝煌,但無論是前者通過THS油電混動實現的高效經濟,還是后者通過地球夢渦輪增壓、“本田大法”底盤調校帶來的動態優勢,都讓它們持續擁有著大批忠實擁躉。
此外,這對年輕用戶打造的豐田卡羅拉銳放(第十名/16841臺/指導價12.98-18.48萬)也加入了豐田的雙擎陣容,雖說空間性、智能性方面與同級新能源相去甚遠,可終端已低至10萬以內的門檻,還有標準化的安全氣囊+TSS主被動安全套件,也都讓車輛成為了關鍵的代步工具。
至于說德系合資品牌中,我們還是看到了大眾帶來的大眾途觀L(第六名/19684臺/指導價18.68-26.68萬)、大眾探岳(第八名/17515臺/指導價19.89-25.99萬)兩代爆款車型,前者剛剛完成了PRO換代,既有與大疆等本土廠商聯手打造、融入更多本土場景或應用生態的智能化,也有多代同堂帶來的差異化滿足度。
而探岳本身就是一汽-大眾用來補充細分市場的產品,特別是在進入到探岳L之后,IQ.Pilot、IQ.Connectivity等系統帶來的體驗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追趕新能源的智能化迭代,加上一些進入到選裝的高級配置,還有EA211、EA888長久以來的穩定表現,讓探岳也成為了家庭用車的“不犯錯”選項。
其實能夠看到日系、德系繼續保持暢銷,對于國產來說也是一個好消息。尤其是對于咱們用戶而言,更多競爭產品的存在能夠有效促進新能源的產品與技術迭代,進而催生更多如比亞迪問界M8、比亞迪宋家族這類產品。我們也期待合資品牌能夠造出“像樣”的新能源產品,為消費者提供更多樣化、個性化的用車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