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長沙華夏學校12名美術老師帶領的302位小龍仔創作的系列個性作品“不一樣的萌物”,走進了2025年湖南美術館的展廳。
當美育的種子在家庭、校園、社會等多元土壤中悄然萌芽,一場關于創造力與生命力的探索之旅在湖南美術館正式開啟。
與當下流行的卡通形象之“萌”不一樣的是,小龍仔們放大了傳統藝術形象里的“萌”,用兒童的視角來重構傳統文化符號。比如敦煌絢麗多彩的鑿井紋樣、傳統建筑屋檐上的神獸鴟吻、有拙趣意味的非遺泥泥狗、張大嘴的瓦貓、色彩繽紛的創意扎染、可愛萌趣的陶藝小動物和妙趣橫生的綜合剪紙作品,通過夸張的造型、絢麗的色彩與擬人化的個性表達,賦予古老文明鮮活的“萌感”。
在美術館中,我們歷經二次創作,在所有美術老師的多次努力與合力思考下,經過專業策展團隊的布展梳理,將小龍仔們的作品進行整體設計,形成了主題化的敘事動線,拼成一個具有形式感的抽象形象,組成了最后展出的集體藝術造型——“鯤”,希望它能帶著文化傳承的血脈在當下這個時代盡情遨游,接力傳統文化藝術之棒。
整個項目作品中的黑色元素更像是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的歷史積淀,
而鮮艷的色彩則是如今孩子們在傳承文化藝術道路上的無限創造力!
當傳統文化在孩童的手中綻放萌態,我們見證的不僅僅是藝術的創作過程,更是一場文明基因的童心復蘇。
美術館作為人類社會中的文化中樞,正通過這樣具有傳承與創新、關愛所有孩童的項目重塑美育邏輯:讓傳統“活”在孩子的想象里,讓未來扎根于文化的溫度中,也讓孩子們能真正享受到藝術帶給他們的心靈慰藉、傳統文化給予他們的深厚內涵。
希望小龍仔們繼續乘風而上,翱翔于他們未來藝術的廣袤天空!
觀展預約方式:關注湖南美術館公眾號(免費預約門票)
展覽時間:2025年6月25日-7月25日
展覽地點:湖南美術館
瀟湘晨報記者胡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