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說,豆粕就是豆粕,弱歸弱,但你要以為豆粕弱爆了,那就大錯特錯了。
因為每每在看空的時候,豆粕總能上演奇跡。
最近,豆粕又漲了。
當然,漲得不多,僅僅是漲了三五十元,使得豆粕價格再次接近3000元/噸的關口。
但為什么說這也是奇跡呢?
因為從豆粕市場的情況來看,幾乎可以說是毫無利漲因素,并且不但沒有利漲因素,而且是利空還在不斷加碼。
比如說最大的利空就是南美大豆的天量到港。
當前正值南美大豆出口旺季,七八九這3個月進口大豆的到港都是在千萬噸左右,而反觀國內生豬行情,沒能復制去年的走勢,而是掉頭直跌。
需求支撐下降,油廠豆粕出現不斷累庫的局面。
現在剛7月,還有兩個多月呢,這壓力如何緩解?
沒辦法,只能生扛。
這是眼前,要是再看遠一點兒,就是南美大豆出口旺季結束以后,到四季度大豆供應的問題。
可以肯定的是,南美大豆再天量出口,也很難支撐到四季度,因為南美大豆也有局限性,就是質量不穩定,尤其又是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下,保存難度就更大。
所以四季度大豆的供應自然就落到了美豆身上。
美豆能否恢復對華出口,就成了市場重點關注的問題,并且也成為影響下半年豆粕行情的問題。
而最近美國農業部有消息顯示,近期有 12萬噸的新季美豆銷售,而且又是未知買家。
我們之前分析過,通常這個未知買家大多就被認為是中國,所以市場也傾向于認為,這12萬噸的新季美豆是中國買的。
這使得美豆重新對華出口的希望越來越大。
按說美豆重新對華出口,就保證了四季度進口大豆的供應,這也是對豆粕的利空呀,為啥豆粕還漲了呢?
這顯然就是市場博弈了。
一方面,究竟能不能恢復出口未有定論,市場處于猜測之中。而往往猜測反而是對市場最有利的。
多頭能猜測,空頭也能猜測,而同樣,無論是多頭還是空頭,都不會走極端,因為心里都沒底嘛。
另一方面,即便恢復出口,量有多少又是未知。
再加上豆粕已經是跌到谷底了,那么在這樣的背景下,豆粕要波動,就只能向上波動,所以豆粕就漲了。
那么,下半年或者確切地說四季度,豆粕會不會有大行情呢?
不好說,但概率不太大。
因為中美貿易本來就是一種博弈,一方面中國對美國的無端增加關稅不會認輸,但另一方面,美國的底氣顯然也不是那么足,因為根據預期,美豆很可能豐產,而失去了中國這個全球第一大買家,美豆的出路實在堪憂。
美豆可不像美玉米,有墨西哥這個大戶撐著,失去了中國市場,美豆可能要更痛。
所以不可避免美豆要再次選擇中國市場,但量級不好說,不過只要進口大豆能補充得上,那么豆粕就不會出現瘋漲的行情。
但在艱難險阻中,仍然能走出上漲的局面,不得不說,這也算是一種奇跡吧。
本文完,歡迎關注并點贊,給個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