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資本市場風云變幻,各類資產走勢分化,權益市場在震蕩中板塊輪動加速,債券市場先抑后揚。在此復雜格局下,依托公司TIRD平臺與五周期模型兩大股債投研基座,天弘基金在主動權益、被動指數與穩健固收三大業務線上全面發力,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年中答卷。
國泰海通證券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天弘基金旗下權益類基金近兩年、近三年、近十年的絕對收益排名,在全行業中分列36/160、36/156和24/81,均位居行業前1/3;固收類基金的絕對收益排名更為優異,其近一年、近五年、近七年、近十年業績分別排名23/170、11/129、5/103、4/70,均躋身行業前15%之列,債券投資能力更是獲評五年期、十年期全五星評級★★★★★(數據來源:國泰海通證券,截至2025.4.25)。
穩中求進,56只固收產品近一年回報超3%
作為規模過萬億的“固收大廠”,固收基金向來是天弘基金的傳統優勢業務。秉承“穩中求進”的債券投資理念,天弘基金在多年的投資實踐中,逐漸形成了以穩為主,追求絕對收益的管理特色。
這一理念,顯然與“公募25條”新政倡導的“重回報”訴求不謀而合。不僅如此,在今年銀行存款利率大幅下調的背景下,儲蓄收益對居民和企業的吸引力正在銳減。天弘基金固收產品的穩健收益表現,也得到了眾多低風險投資者的青睞。
從具體業績來看,銀河證券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天弘基金旗下固收基金近一年業績全部實現正收益,其中,56只產品(同一基金僅統計初始份額,下同)近一年回報超3%,20只產品超5%,12只產品超7%,收益最高的天弘添利債券E近一年回報高達19.52%(同期業績基準為2.45%,業績及基準數據來自天弘基金,已經托管行復核),堪比權益基金,在257只普通債券型基金(可投轉債)(A類)中高居第2。值得注意的是,該基金近一年沒有配置任何股票資產,收益來源主要是在中低價轉債資產中尋找被低估的期權,其制勝秘訣在于基金運作將安全邊際置于首位,力求在不虧損的前提下,通過公司業績變化和市場價格波動實現收益(持倉情況來自基金定期報告)。這也吻合了天弘固收類基金的一貫投資風格。
除了穩健投資理念外,天弘固收的收益表現還得益于其獨創的“天弘五周期”債券投資框架。低利率時代,留給債券基金經理閃轉騰挪的收益空間日益逼仄,債券交易能力成為債基重要的收益來源。天弘五周期模型把影響債券走勢的諸多因素,自上而下拆分為宏觀周期、政策周期、機構行為周期、倉位周期和情緒周期五層維度,通過大量定量定性分析,實現了對各個周期的精準刻畫,能夠有效幫助基金經理快速、準確識別債市波動,從而更敏銳的捕捉到細微的交易機會。從過往實戰經歷看,該框架在前瞻預判市場、提早捕捉交易信號進而控制回撤方面也確實卓有成效,已經成為天弘固收團隊制勝市場的重要法寶。
一體化平臺助力,主動權益投研持續進階
主動權益領域,天弘基金雖然產品數量不多,但仍有不少亮點呈現。銀河證券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天弘基金主動權益基金近一年業績全線飄紅,全部實現正收益。其中,天弘醫藥創新A(010654)表現尤為突出,近一年收益率達38.88%(同期業績基準19.87%,業績及基準數據來自天弘基金,已經托管行復核),在醫藥醫療健康行業偏股型基金(A類)中躋身前20%(17/83)。
此外,劉國江管理的天弘文化新興產業重點布局了“科技+消費”雙賽道,在今年以來的輪動行情中左右逢源,以2025年一季報為例,該基金前十大重倉股中,有4只個股歸屬TMT科技板塊,另外6只則分布在家用電器、汽車、醫藥、食品飲料等消費領域。得益于對結構性行情的精準布局,該基金近一年回報30.66%(同期業績基準13.57%,業績及基準數據來自天弘基金,已經托管行復核),在標準股票型基金(A類)中排名55/344,其近兩年回報在324只同類基金中高居第10(排名及業績表現均截至2025.6.30)。
天弘精選目前由權益投資部總經理賈騰管理,該基金以自下而上精選個股為主要投資策略,過去一年在金融、交運、基礎化工、機械設備等周期板塊,以及電子、內需等成長板塊多有布局,涉及行業較多。其近一年回報在偏股型基金(股票上限80%)(A類)排名27/148(數據源自銀河證券,截至2025.6.30)。
亮眼的投資業績背后,離不開2024年上線的TIRD一體化投研平臺支撐。TIRD平臺契合《高質量發展方案》中對構建“平臺式、一體化、多策略”投研體系的要求,其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手段,將投研流程標準化、決策依據量化,打通研究、投資、風控全鏈路,為基金經理提供精準決策支持,助力主動權益產品業績穩步上揚。截至一季度末,天弘基金已連續四個季度獲天相投顧基金管理人“主動股混三年期AAAAA評級”。
指數軍團崛起,多元化布局成效顯著
近年來,天弘基金高度重視被動指數基金的戰略布局,已將其視為貨幣基金、固收產品外的新增長極。截至6月30日,過去一年天弘基金就成立了19只指數基金,積極響應《高質量發展方案》中“豐富產品供給,滿足多元化配置需求”的政策導向。目前,天弘基金的被動指數基金產品線已覆蓋寬基、主題行業、策略、商品、跨境、債券等多個品類,形成了較為完備的指數投資工具箱。
業績表現上,銀河證券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天弘基金旗下25只指數基金近一年收益率超過30%,11只產品超40%,更有7只基金位居同類前10。其中云計算ETF滬港深(517390)、創新藥ETF天弘(517380)、天弘恒生滬港深創新藥精選50聯接A(014564)表現尤為突出,近一年收益率均突破50%(業績及基準表現分別為55.60%/55.01%、54.76%/50.36%、53.15%/47.69%),成為行業主題投資的標桿產品。
精細化的管理水平為天弘基金指數投資贏得良好口碑。在國泰海通證券公布的《公募基金的工具屬性評級》中,截至一季度末,天弘基金參評的35只指數基金全部獲得三年四星以上評級,其中27只獲得三年五星評級,在全部88家參評基金公司中位居第6。
2025年上半年,天弘基金三大業務線協同發展,各品類基金業績展現出其在投資管理上的深厚積累與創新能力。天弘基金表示,未來將繼續秉持專業、創新理念,不斷打磨投研體系,優化產品布局,在助力投資者資產保值增值的同時,持續為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風險提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過往業績不代表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投資于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投資者在進行投資前請仔細閱讀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并根據自身的投資目的、投資期限、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判斷基金是否和投資人的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指數基金存在跟蹤誤差。如基金投資港股通或海外標的股票,還需承擔港股通或QDII機制下因投資環境、投資標的、市場制度以及交易規則等差異帶來的特有風險。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天弘添利債券型基金(LOF)成立于2010年12月03日,自2015年12月03日轉型以來近5個完整會計年度產品業績及比較基準業績為2020年5.34%(-0.16%)、2021年44.35%(2.28%)、2022年-16.93%(0.19%)、2023年-1.37%(1.66%)、2024年9.76%(5.43%)業績數據來源于基金定期報告。本基金自轉型而來,基金投資目標、投資范圍和投資策略發生了變更;同時,根據側袋機制指引及相關配套規則的要求,于2021年調整過基金投資策略,具體請閱公司官網披露的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法律文件。歷任基金經理:朱虹(離職)(2010.12.3~2011.12.8)、劉洋(2017.4.10.~2018.8.28)、姜曉麗(2018.8.28~2019.11.9)、王昌俊(2018.11.21~2019.12.13)、杜廣(2019.11.15~至今)、陳鋼(2011.11.18~2017.10.26)。
天弘醫藥創新成立于2020年12月02日,近5個完整會計年度產品業績及比較基準業績為2021年6.92%(-12.40%)、2022年-13.92%(-14.38%)、2023年-12.40%(-11.08%)、2024年-11.42%(-9.66%)業績數據來源于基金定期報告。歷任基金經理:郭相博(2020年12月02日至今)
天弘文化新興產業成立于2017年8月9日,近5個完整會計年度產品業績及比較基準業績為2020年40.75%(21.38%)、2021年5.18%(0.64%)、2022年-15.18%(-16.64%)、2023年-14.98%(-7.40%)、2024年25.95%(11.78%)業績數據來源于基金定期報告。歷任基金經理:王林(2017.8.9-2017.9.15)、田俊維(2017.8.9-2021.5.19)、劉國江(2021.2.26至今)
天弘中證滬港深云計算ETF成立于2021年12月10日,近5個完整會計年度產品業績及比較基準業績為2022年-22.85%(-23.57%)、2023年2.61%(2.72%)、2024年25.59%(26.88%)業績數據來源于基金定期報告。歷任基金經理:胡超(2021.12.10-2022.12.27)、陳瑤(2021.12.10-2022.12.27)、林心龍(2021.12.25-2025.5.15)、祁世超(2025.2.14至今)
天弘恒生滬深港創新藥精選50ETF成立于2021年7月27日,近5個完整會計年度產品業績及比較基準業績為2022年-17.42%(-19.81%)、2023年-16.23%(-18.25%)、2024年-9.96%(-13.46%)業績數據來源于基金定期報告。歷任基金經理:胡超(2021.7.27-2022.9.7)、楊超(2021.7.27-2023.2.15)、賀雨軒(2021.8.16至今)
天弘恒生滬深港創新藥精選50聯接基金成立于2022年5月6日,近5個完整會計年度產品業績及比較基準業績為2023年-14.95%(-17.30%)、2024年-10.53%(-12.63%)業績數據來源于基金定期報告。歷任基金經理:胡超(2022.5.6-2023.5.6)、楊超(2022.5.6-2023.5.6)、賀雨軒(2022.5.19至今)
— 證券市場周刊 廣告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