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六十五,如舟靠岸。將退休證揣進口袋里,那孫子孫女們的歡聲笑語,聲聲入耳。但身體卻時刻在提醒:你們若不服從命令,實在是難以行得通了。
孩子早已不再是那個拽著你衣角的小人兒啦,他們結婚、生孩子背負著房貸,還要帶著娃,活脫脫就像我們當年那般。
以為多聚一聚,盡享天倫之樂,卻一個不小心,說錯了話,做錯了事,仿佛筆墨灑向親情這幅畫卷,使晚年生活中的柔情變味,乃至鬧出了無法排解的鴻溝。
一、不要在小孩面前數落我老伴兒
老李頭和老伴兒來到兒子家里吃東西。幾杯酒下肚,老李頭話多了:"你媽媽這個人越大越迷茫!連價也算不出來的高菜,灶臺蹭了3遍也說臟兮兮的!"
老伴的臉色,忽紅忽白,兒子與兒媳手里,拿著碗筷子懸浮在空中,整個房間的氛圍,瞬間變得僵硬起來。這一頓團圓飯,將每個人的心,都給堵得死死的。
其害處是:在子女面前抱怨老伴兒,夾縫中夾縫兒女,勸之不諫。既貶損老伴兒,又使兒女們質疑你的情感和婚姻。家里丟盡臉面的事情都變成壓在鼓里孩子們心里的石頭。
聰明的做法:老話說得好:"當面教子背后教老婆。"夫妻間發生了沖突,閉門謝客的說法。當著孩子們的面多互相說好聽的話。一個體諒的目光和一個自然的攙扶比任何事情更有效。
"老了有個伴兒有福了;相互拆臺是愚蠢的行為。"不要讓抱怨寒到老伴兒心里去、傷到家里去。
二、不要把手伸得太長去管小家閑事
王阿姨很心疼自己的孫子,嫌媳婦穿的小孩少,硬把小孩裹成一件厚厚的棉襖;對這對年輕夫婦點外賣感到不滿,不停地抱怨"不健康";兒子教育孩子,她馬上護短:"小孩太小了,兇巴巴的東西!"久而久之,媳婦的臉上沒有了笑容,兒子的臉上也是一臉的疲倦。
這樣做的壞處:孩子成家了,那就是他們的"小王國"。凡事都是指指點點,硬塞進自己的老經驗,使別人感到不可信,不可敬。更讓人頭疼的是它很容易變成小夫妻爭吵的導火線,善意做惡果。
聰明的做法:"愛小孩要學會放手。"兒孫自有兒孫福。學會體面地"退出",把主導權還給孩子。當需要給出建議時,請溫柔地表達你的觀點,并補充一句"你自己決定吧"。
幫著帶上孫子和多多與年輕人合作等辦法。"好長輩就像是燈塔一樣給出了方向;不是舵手,一切需要管理。"
三、不要總是口頭上提及"錢",因為這給孩子帶來了額外的壓力
張大爺退休金夠花,可兒子一家回來,他總是念叨:"哎呀,買藥品又要花掉很多"、"老劉一家的兒子為換臺空調."兒子兒媳笑得很勉強,回家路上一句話都不說。兒子的心就像是壓在一座大山之上。
這種做法的負面影響是:經常表現的,像是在“哭窮”或者含蓄地說要這樣做,這給孩子帶來了巨大的經濟負擔,和心理壓力。看著父母“不容易”,孩子可能會省吃儉用,犧牲小家的生活質量,心里既焦慮又委屈。親情不該成為債。
聰明的做法:"老人們有了積蓄心就不慌了,生了孩子少愁。"做好養老錢的計劃,讓自己坦然而有尊嚴。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不要主動去伸手。子女孝順是心,應該感激地收下。
"親情經不起'啃老'的消耗,也扛不住'啃小'的重壓。"每個人都很容易相處就會很坦然。
四、不要讓愁云慘霧把聚少離多罩在一起
趙大媽出了點小問題。可每次跟女兒通電話,她總是夸大十倍:"心慌到徹夜難眠,恐怕無法."、"腿很痛,活得也沒有意思。"女兒聽了心驚膽戰,上班不放心,下了班便跑到娘家去,累得她面如土色。
其危害是:過多地吐露病痛與負面情緒無異于將壞情緒全部傾注在子女身上。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受你焦慮、悲觀的情緒感染而擔心、沮喪。時間長了,也許是因為對這厚重氣氛的恐懼,少了接觸與看望。
聰明的做法:"陽光燦爛的心理是送給孩子們最美好的饋贈,愁云慘霧則是親情的頭號殺手。"管理好心情,找到老伴兒老朋友聊聊天,發展一些興趣愛好,轉移視線。和孩子相處,要多說快樂的話,多問孩子最近情況。存在健康問題實事求是地講是可以的。
"抱怨不能解決衰老問題,誠摯的笑容可以暖心一生。"
五、請避免使用"付出"和"健康"這兩個詞來綁架孩子
陳大爺住進了醫院,他的兒子忙于工作,沒有得到足夠的關心和照顧。陳大爺就嘆氣:"撫養孩子以防老啊...我為你讀書付出了多少努力和辛勞?現在要喝一口水很不容易."兒子滿心愧疚,可熬夜累得要命,心里又有點煩躁和委屈。
其危害是:以以往的奉獻為籌碼或以健康問題來施加壓力、要求子女一定要如何、最沉重的感情綁架。讓孩子背負道德包袱和內疚感,親情變味成了"債務"。結果常常是事與愿違,使孩子產生逃避的欲望。
聰明的做法:"愛情是自愿的而非負債累累。"體諒孩子們的不易,還得拼搶事業,顧全大局。必要時委婉而直接地說不要抱怨威脅。
珍惜每一次對子女真誠的看望與呵護。"以情相協,終必情斷;以愛待人方能持久。"不要讓曾經的給予變成了現在親情的桎梏。
人過六十五,跟子女相處,是一門需要智慧與克制的學問。相見時關懷須有分寸,“敬”為基礎;分開之時,各安其位,于關心之中獲安寧。
妥善管理自己的晚年生活——有老伴在身邊支持,有一些個人愛好,經常與老朋友相聚,努力保持身體健康和精神的明朗。你讓自己活得很舒服,活得很坦然很有尊嚴,才是孩子們最值得欣慰的事情。
做父母的,最高境界就是"老而不縛"。拋開控制欲與過高的期望,卸掉情感包袱。猶如兩棵并肩而立的老樹一樣,根與根連為一體,枝與葉分別向陽而生。
這恰到好處的距離感,與那默默的守望,才會讓血脈親情這條溫暖的江河,在時光里,奔流得更為長久,且顯得更加靜謐。
您跟老伴在子女面前有過"言多必失"的時候嗎?與成年子女在一起最難掌握的度在哪里呢?歡迎大家在留言區里談談自己的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