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犽犽樂
聲明:本文內容均來自于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文章標注了文獻來源和截圖,請悉知
福島核事故
2011年,日本一度被福島核事故的陰影所籠罩,而為了證明核廢水是無害的,時任內閣府政務官的園田康博,選擇在媒體的注視下舉起杯子一飲而盡。
這個行為,原本是為了緩解民眾對核事故的擔憂,但讓人始料未及的是,園田康博也因此耗盡了自身的全部政治資本。
園田康博
盡管他之后還經歷過一段短暫的高光時刻,但很快便從公眾視野中徹底淡出,努力嘗試讓自己回歸普通人的生活。
然而十多年后,當核廢水排海計劃宣布實施時,網絡上卻不斷傳出他死亡的消息。
那么,隨著這么長時間的過去,他究竟如何了?福島的核廢水,又是否如他所言那般無害?
被記者“逼迫”的園田康博
回想當時那場發布會的緊張氣氛,幾乎已經到了令人窒息的程度,記者的追問像潮水一樣涌來:你們怎么證明這水是安全的?
這樣的問題,讓當時擔任日本內閣府政務官的園田康博難以回避。口頭的解釋、紙上的數據……無論什么回答在那一刻都顯得力不從心。
但即便如此,已經44歲的園田康博也不得不站出來面對。
園田康博
當工作人員將從福島第一核電站5、6號機組凈化處理過的水取出并倒入玻璃杯時,現場的所有媒體可能都沒想到園田康博接下來會采取什么行動。
盡管在鏡頭的聚焦下,他的手明顯在顫抖,園田康博仍然堅定地仰起頭,最終分兩次喝完了杯中的福島核廢水。
在外界看來,他喝核廢水的動作略顯僵硬,甚至連表情都顯得格外沉重,但喝完后舉起空杯的那一刻,仿佛完成了一個莊重的儀式。
園田康博
哪怕他在事后也坦言,自己喝下這杯核廢水也無法科學地證明其無害,但在當時被記者步步緊逼的情況下,喝下核廢水卻是安撫公眾的“最佳方式”。
更值得一提的是,園田康博的這一飲,也讓他在全球范圍內迅速走紅,成為了一位飲過核廢水的日本官員!同時這一飲也像一劑鎮定劑,確實暫時緩解了輿論的激烈反應。
但就像園田康博自己所說的那樣,這種非科學的方式又能維持多久的公信力?
園田康博
等到批評聲隨之而來以后,園田康博的行為被公眾指責為一場拙劣的“政治表演”,這杯水帶來的巨大聲望似乎脆弱得如同水面的倒影,只要風一吹就消散。
那杯水把他推向了政治生涯的巔峰,也耗盡了他所有的政治資本。他曾短暫升任至日本的環境副大臣,甚至負責福島的重建工作,但很快政治的浪潮將他拋下。
2014年他在眾議院議員總選舉中遺憾落敗,即使他努力回到家鄉,面對的仍然是失敗的結局。
園田康博
最終當時間來到2015年的時候,事業沒有任何起色的他只能正式宣布退出政壇。
從這個時候開始,那個叫“園田康博”的政治人物似乎便徹底消失,包括他的社交媒體也永久停在了2014年12月。
他甚至沒有像其他失意的政客一樣出版回憶錄,或者接受深度訪談為自己辯解,他選擇了一種近乎決絕的沉默來換取相對平靜的生活。
園田康博
有傳聞指出,他在退出政壇之后進入商界,甚至在一家科技公司擔任顧問,而關于那段定義了他公眾形象的往事他卻始終避而不談。
顯然他在刻意與過去割裂,像一個試圖抹除過往的人。
為了回歸一個普通人,他必須親手“終結”那個萬眾矚目的“核廢水官員”,而現實證明他確實成功了,只不過代價是在公眾的記憶中徹底定格。
抗議的日本民眾
死亡的消息傳來
當園田康博從現實中隱退,他卻在另一個維度獲得了永生,畢竟公眾對他本人的生活并不感興趣,也沒人關心他是否過得好。
人們需要的,只不過是驗證他們內心恐懼的主角。
那杯核廢水中的放射性物質雖然已被清除,但在公眾情緒的濾鏡下,它就是一杯不折不扣的“毒藥”,而園田康博就是那個“以身試毒”的人。
這個形象完美承載了日本民眾對核問題的全部焦慮,對政府的不信任、對“看不見的威脅”的擔憂、對未來的不確定。
也就是說他代表的不再是科學,而是深不可測的人心,人們只在乎他究竟有沒有因為核廢水出現一個悲慘的結局。
畢竟一個活生生的、健康的園田康博顯然不符合這個故事的邏輯,他們需要的是一個能夠印證他們擔憂的悲劇樣本。
日本核污染水排海
當時間來到2021年的時候,日本啟動核污染水排海的計劃一度引發了廣泛關注。
尤其是在國際原子能機構公開表示,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計劃確實符合國際安全標準之后,那個被遺忘了近十年的名字,突然像病毒一樣在社交網絡上復活。
園田康博死亡的消息被傳出,而這個傳言的敘事也都堪稱完美:喝下毒水患上癌癥,最終痛苦地死去。
死亡傳言
這個“因果報應”的故事看起來邏輯嚴密、情緒飽滿,再配上一張模糊的黑白照片,其傳播力遠非任何事實核查所能匹敵。
但事實是什么呢?事實是園田康博這個“核廢水官員”還活著。
在2023年9月份的時候,他選擇親自站出來打破持續了十多年的沉默,園田康博通過一通打給日本共同社的電話向全世界宣告,自己現在仍然健在,并且身體十分健康。
現場畫面
但頗具諷刺意味的是,他在澄清自己已故傳言的同時,還為這則謠言給福島居民和地震災民帶來的困擾表達了歉意。
仿佛在那一飲之后,園田康博的人生就被劈成了截然不同的兩個版本。
在第一個版本里他還健康的活著,只不過是在退出公眾視野后,過著一個普通商人的低調生活并努力擺脫那個如影隨形的標簽。
圖源網絡
而在另一個版本里,他早就因為核廢水離開了人世,只要是面對有關于核廢水的爭議,園田康博就會被反復提及,反復“宣告死亡”。
甚至有可能那通電話都是假的,不然的話他為什么不選擇站在公眾面前呢?
結語
或許真實的他早已退出舞臺,只是作為一個符號留在了人們心中,而他也將永遠被困在那場發布會上,一次又一次地舉起那杯決定了他命運的水。
那么你覺得再給他一次機會的話,他是否還會喝下改變了他一生的核廢水呢?
圖源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