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商業認知,解讀財富密碼」
本文是萬叔的第713篇原創
大家好,我是創始人萬叔。?
這幾天,大家包括萬叔,吃瓜應該也吃飽了。
21億美金的豪門恩怨,從4個孩子傳成7個孩子,網上給大小姐立大女主人設,親叔叔下場爆瓜……
今天,萬叔借這事兒,給你講一個很有意思的價值判斷模型。
一個政策、一個故事、一段決策落地,你應該是支持,還是反對?
提供一個判斷方法。
信息量很大,A+級文章,你可以收藏保存下來,常看常新。
以下是正文。
這個方法,結合利益視角,能看到很多事件的真實面貌,也讓萬叔在工作和分析商業事件上,避了很多坑。
萬叔先把定義拋出來。
系統價值(EV)模型1.0
概述:判斷一件事情的好壞,從自身原點出發,整個系統的商業價值總量(EV Economic Value)增減。
如果價值總量增加,是好事,支持。
價值總量減少,是壞事,反對。
價值總量不變,理中客。
給你拆解一下,這幾句話里面包含了哪些內容和設計。
首先,是系統。
萬叔在這里,引用了物理學系統的概念。
比如一個滑塊,往下滑的速度和距離,跟摩擦力有關。
改變系統里的變量,就能改變最終的結果。
這一點,去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福瑞斯特(J.W.Forrester)教授寫的《系統動力學》,后來被彼得圣吉翻譯成的《第五項修煉》,里面都有闡述。
在事件分析里,很重要的一點,是判斷你是否屬于系統?屬于系統的哪個部分?
有點繞口,我們舉個例子。
李世民玄武門兵變,是好是壞?
你站在李世民的角度來看,他自己,是這件事情的中心,目的是為了提升自己的權力,增加EV,當然該干。
所以,千百年來,自私作為一種不被他人喜歡,但普遍存在的情況,就這樣別別扭扭的傳承了下來。
為什么不被他人喜歡?
因為零和游戲里,多數時候,你占得多,別人就占得少。
皇位只有一個,你上了,爸爸就要退位,兄弟就要血濺玄武門。
但按照系統價值模型來看,這種自私、是本能的,是對的,是不應該被自我否定的。
那你會說,不對啊 ,和我之前聽到的,學到的教化都不太一樣。
可能還能舉出一大堆例子來反駁萬叔。
別急,我們把從自我為核心的系統里,再放大一下。
看看第二個條件,EV增減
為什么很多人,會對不守規矩有本能的排斥。
一個和別人有接觸的系統里,會有懲罰。
當懲罰大于獎勵的時候,行為習慣就被約束和改變了。
就這么簡單。
我們作為獨生子女的一代,是因為大家突然克己復禮,不愿意生孩子了么?
還是因為改變了自私的基因,抑制住了天性本能?
都不是。
很簡單,是因為生二胎,丟工作。
萬叔家里是城里的,父母是雙職工,丟工作的成本(-EV),是要遠遠大于生娃的不確定性回報的。
后來來到廣州,發現同齡人里,潮汕人生的多、福建人生得多。
為啥?
潮汕人主要是做生意的,福建人也類似,還動不動出海,系統沒有能力給予負反饋。
而廣府人,上一輩在城市有工作的,哪怕還有多子多福的概念,依然不愿意多生。
引申一下,為什么現在年輕人不肯生了?
你算算會降低EV的條件,包括彩禮、婚房、因懷孕導致的晉升機會等。
每個決策,背后都是或精明或模糊的算計。
而增加的EV呢?
以前是宗族勢力、祠堂和話語權。現在隨著社會發展,都被解構了。
所以全球對于生育下滑的都是采取補貼政策,讓EV+和EV-實現平衡。
前幾天有個朋友聊天,說可以用收單身稅的形式,把不結婚的EV-增大。
邏輯沒錯,但會催生很多虛假數據,比如假結婚。
所以,直接針對生育和未生進行補貼和懲罰,可能更加奏效。
從這個角度去思考,很多問題都會有解。
理解完了,來拆解幾個問題。
1、甘肅天水鉛中毒事件,幼兒園園長到底知情不知情?
先劃分系統。
從廚師的系統來看,他每個月工資可能4、5000,通過顏料每個月多拿1000塊,EV是增加的。
所以從邏輯說得通。
從幼兒園園長+工業染料+相關人士的系統來看,哪怕這1000塊錢,全部給園長,影響整個幼兒園的聲譽,讓人不敢來自己幼兒園。系統的EV是降低的。
這個事情邏輯上說不通,大概率不是有意為之。
這種底層的拆解方法,就比聽床、猜測,要清晰得多。
2、遇到工作、生活、男女朋友之間,吵架的時候。
明明是你同事造成了損失,他反咬一口,你就沒有錯嗎?你為什么不仔細檢查呢?
我們用EV的視角來拆解一下。
在做事的人來看,這個系統是不包括你的。
而你的系統里,包括他和事件本身。
所以你檢查好不好,本質上,不對他的系統產生正向價值。
如果他事情做好了,你所在的系統,EV=0。
而他做不好,EV<0。
而你如果沒檢查,你的系統EV<0,但你檢查了,也僅僅是拉回到EV=0而已。
你看,誰受傷,誰主動。
檢查的人往往應付,是有道理的。
如果下次再遇到這種事情,你就回:
我沒檢查好,只是連帶責任、督導責任,你沒做好,是執行責任。
孰輕孰重,你還怪到我頭上來了?
3、為什么紂王烽火戲諸侯是傻逼,李世民玄武門之變中性?
紂王為了博妲己一笑,讓自己管轄系統內的諸侯,全部付出了巨大的成本,除了自己爽以外,沒有任何價值。
EV<<0
而李世民單從事件本身上來說,肯定是壞事。
但大家歌頌的,是大唐的風華,是李世民貞觀之治,是對百姓的福祉。
史官在寫歷史的時候,是包括自己在內的大系統。
家國情懷產生的價值,是能覆蓋掉私人恩怨的。
你去看各種對帝王的評價,是否上朝這種事,是否寵愛妃子,從來都不是評價標準。
只有禍亂朝綱、影響了天下社稷,在關于天下、關于后世的整個大系統里,才是歷史關注的。
好,那么,回歸到我們的故事。
你看這個繼承者之戰,應該用什么樣的視角,才不迷糊?
先要理解,你所在的系統。
1、如果你是宗馥莉本人,那么殺伐決斷,手足相殘,六親不認,在這件事上,都是對的。
畢竟權力無法分享。
如果你未來,遇到這種情況,有人叫你顧全大局,叫你犧牲自己。
光是勸,沒有實際的行動,不調整EV,都是假的。
不要信。
2、如果你是他身邊的親族,那么肯定要保護避免自己的系統EV受損。
這不是一個你好我好大家好,把蛋糕做大的過程。
之前在里講的,成長期可以掩蓋很多矛盾,但成熟期不行。
這就是為什么宗馥莉的叔叔,宗澤后,總是跳出來噴她的原因。
3、從吃瓜群眾角度來看,豪門的恩怨情仇,都不在包括自身的系統里。
唯一能和自己有關的,就是國有資產是不是流失?屬于全體人民的那一部分利益,是不是受了損害?
但那也離得很遠。
所以非要說,一個有能力的,創造更大社會價值的企業家,
從這個視角來看,宗老還不至于變成老宗。
而最不可取的是什么?
是自己拿著5000塊錢的工資,帶入到主角的情感里,天天為這個人,為那個人鳴不平。
以為自己和當事人,是一個系統的。
自己的EV被系統性剝削,補貼了系統外的,你可憐的富人。
但現實中,這類事情卻很常見。
那些去年因為人設買娃哈哈的。
那些因為和自己毫無關系的事情捐錢捐物捐注意力的。
那些以為有G才有J而沉溺于宏大敘事的。
反而是眼線副總統萬斯說得好。
什么是常識?常識就是先愛自己,愛你的家人,再愛鄰居、社區、國家,最后是全人類。
所以,創始人筆記的讀者們。
只要這類隱秘的、系統性的剝削,一直存在。
就一直會有優勢方和劣勢方。
強者通過規則,人設、系統性剝削弱者,積累起自己的產業帝國。
更多人相信這樣的敘事,就會有更多這樣的補貼。
最后,送大家一句話。
不要共情強者,要成為強者。
關注萬叔,階級躍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