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至7月14日,北京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與生態與自然保護學院聯合組建的“辛火相傳·筑夢鄉興”暑期社會實踐團,深入北京市昌平區第七屆全國文明鄉鎮——辛莊村,聚焦“教育-產業融合”主題,開展了一系列扎實有效的實踐活動,以實際行動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
精準把脈,聚焦發展痛點
辛莊村依托草莓產業和文旅融合,走在特色振興之路上。實踐團通過前期調研和深入走訪,精準識別了村莊發展的現實挑戰:產業升級亟需新動能、教育資源供給有待提升、鄉村治理數字化水平薄弱。其中,村中老人自產蔬菜銷售常因流動經營方式與城市管理要求產生矛盾,“賣菜難”成為困擾部分村民的民生痛點。同時,部分村民對國家惠農、教育政策的知曉度和利用渠道也存在不足。
多維實踐,注入青春智慧
針對辛莊村實際需求,實踐團充分發揮跨學科優勢(國際經濟與貿易、工商管理、野生動物保護、統計學等),在指導老師劉雯雯、張曦月的帶領下,精心設計并實施了多維度實踐計劃:
1. 政策普及架心橋:隊員化身“政策宣講員”,深入農戶和社區,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讀國家關于鄉村振興、教育發展、農業支持等方面的最新政策,提升村民的政策知曉率和運用能力,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2. 數據筑基解民憂:針對老人“賣菜難”問題,實踐團利用新媒體優勢,開通并運營專屬小紅書賬號“辛莊優鮮”,幫助老人拍照上傳、發布當季果蔬信息,清晰標注菜品價格與聯系方式。平臺迅速吸引數百居民關注,既為老人開辟了安全、合規的銷售渠道,保障了收入,又為社區居民提供了新鮮農產品,有效化解了流動經營矛盾,成為數字化賦能鄉村治理和民生改善的生動實踐。
3. 田野調研謀實策:隊長肖雨蹊帶領隊員等深入田間地頭、學校家庭,通過問卷、訪談等形式扎實調研草莓產業鏈發展現狀、教育資源分布、村民實際需求等,為后續分析研究和建言獻策積累一手資料。
4. 教育產業探融合:團隊關注鄉村教育發展,走訪當地學校與村委書記,深入了解教育需求和困難,探索高校教育資源與鄉村學校對接的可能性;同時結合辛莊草莓特色產業,運用專業知識收集分析產業鏈數據,思考產業升級與文旅融合新路徑,為“教育-產業”同頻共振奠定基礎。
展望未來,力促長效合作
我們致力于打造可落地、可持續的辛莊振興樣板雛形,真正架起高校與鄉村合作的橋梁。隊長、北林大經濟管理學院國貿242班肖雨蹊表示:本次實踐是探索的開始,團隊計劃將多維調研數據整合分析,形成詳實報告,為辛莊村發展提供參考。未來,團隊將積極推動建立高校與辛莊村的長效合作機制,探索訂單農業推廣、研學旅游路線開發等項目,讓青春智慧在鄉野間持續發光發熱。
來源:北京林業大學 莊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