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 1869,閱讀大約需 8 分鐘
這幾年,“下一盤大棋”儼然成了萬能擋箭牌。
我前天寫了一篇文章,談土地財政的金融游戲,文后有人評論說“在下一盤大棋”,很是無語。
這樣的說辭太多了,伊朗的防空系統被打成瞎子,以色列戰機可以在伊朗領空橫行,有人說”哈梅內伊在下一盤大棋,誘敵深入“;俄羅斯的庫爾斯克州被烏克蘭占領,武裝部隊不得不撤出,有人說”俄羅斯在戰略撤退,普京在下一盤大棋”
政策看不懂?是大棋。操作翻車?是大棋。項目爛尾?是大棋。甚至你質疑兩句,人家還會冷笑一聲:“你太短視,在下一盤大棋?!?/p>
講真,每次聽到這句話,我都忍不住想問一句:
你們是不是對“下棋”有什么誤解?
在你們的語境里,下棋好像是一種玄學,越亂越妙,越看不懂越高深,甚至失敗了也可以說是“誘敵深入”“欲擒故縱”——簡直比電視劇里反派的自信還堅定。
但不好意思,真正的棋局是有邏輯,是可以推理,沒你們想象的那么隨意。
一、下棋是一門競技藝術,不是失敗借口
真正的棋,是有規則、有邏輯、有目標的。
下象棋,你隨便把車給丟掉,沒人會夸你“深謀遠慮”;圍棋里你連角都沒穩住就沖中腹,人家只會當你來搞笑。
可現實情況呢?某些人基本盤都沒照顧好,就敢拍胸脯說“這是一盤大棋”,甚至連自己的子都快走光了,還一本正經地說“舍小利為大局”。
這不叫下棋,這叫自我安慰,或者更貼切一點:
這是一種高級的自欺,低級的忽悠。
二、別拿“看不懂”當作“高深”
“你不懂,這盤棋要看五十步以外?!?/p>
聽過多少次這樣的說辭了。每當有人質疑現實的問題、指出明顯的漏洞,永遠有人跳出來說你“眼光短淺”“沒有全局觀”。你以為下棋的是世外高人,但你不知道的是,他其實只是一凡夫俗子,并沒有那么高深眼光,說不定,這還是他第一次下棋。
所以,請問,真正的大棋,需要靠“看不懂”來證明它的高明嗎?是否可能他自己也沒看懂只是隨便的一招呢?
真正的高手,是一步一根基,當然可能出臭子,但會及時復盤和糾正。你有沒有見過柯潔、李世石下棋的時候,一步臭棋走出去,還一臉鎮定說:“這你不懂,我這是布后面三十步的局?!?/p>
真正的高手,不需要觀眾“蒙著眼看”。他們的一招一式,都經得起推演,也扛得住復盤。每一步都可以拿出來講道理,而不會跟你講玄學。
現實中很多所謂的“大棋”,本質不過是用“普通人難以理解”來掩飾“無法自圓其說”,很多明白的人都知道那是臭子,只有迷戀的人自欺欺人。
三、輸了就是輸了,別說是戰略性犧牲
有種最迷的邏輯:一個人把事情搞砸了,非但不檢討,還要硬說是“主動失子”、“以退為進”、“調虎離山”。
明明是把優勢拱手送人,卻說這是“故意讓你以為我弱”;明明是項目泡湯,卻說“這是為了下一盤更大的棋”;明明是戰略失誤,卻說“這是提前消化風險”。
你見過哪位棋手輸光子了,還能站起來說“這是我布的一個局,未來50年你就懂了”?
——真有,那可能是演員,在演科幻劇。
但,現實不是劇本,更不是辯論賽。一個真正負責任的人,出了問題會復盤,而不是甩鍋給“命運”或“后人自有公論”。
四、別把盲目拖延當成耐心布局
“下棋講究耐心,需要時間。”這是他們另一個最常見的說法。
但你再一看,什么都沒做。對了,真的是什么都沒做——沒計劃、沒推進、不評估,只有一句“再等等,現在還不是時候”。
等什么?下一個機會?還是找到一個能被怪罪的替罪羊?
耐心的前提,是你真的在下棋;拖延的本質,是你根本不知道要下什么棋。
五、真正的大棋,是看得見的智慧
大棋不是說出來的,是下出來的。
它體現在邏輯的嚴密、過程的掌控、結果的可預期。它是基于現實的博弈、有限資源下的布局,而不是靠嘴巴一張就能唬住別人的“神秘力量”。
最重要的是,大棋不是用來掩蓋失敗的布景板。它應該讓人看到希望,而不是成為你自我辯護的最后遮羞布。
所以,再聽到有人說“在下一盤大棋”,我只想淡淡回一句:
“真要下棋,請你先把棋譜寫清楚?!?/p>
棋,不是每個人都能下的;但忽悠,誰都會。
就別再混淆這兩者了,好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